□ 江伟民
休宁县有位叫许桂仙的百岁老人,她太“闲”了,“闲”出了境界,也“闲”出了风采。许桂仙,1914年10月20日生人,休宁县商山镇双桥村孝敬组村民。
戏演到门口也不看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个偏僻农村里最大的娱乐就是赶着去看戏。“戏班子大部分是外地来的,一个地接一个地满世界跑,演到我们孝敬这泥沟子里来是很少的。人家一家老老少少像赶集一样去外面大村子里看戏,我妈妈却雷打不动,只对我说她要睡觉,她不去。”一说起老母亲好闲静不赶热闹的往事,大儿子吴灶根说。
吴灶根说,有时候戏演到家门口,母亲也不上心,就算去了村里的祠堂坦,看不了两眼就又回家了,“闲静惯了,就不喜欢热闹了。”
吴灶根说,他也问过母亲为什么不喜欢看戏。母亲说,戏里哭哭啼啼、打打闹闹的,演过来,演过去,无非劝人为善,不做坏事,孝敬长辈,知道这个理就够了,看多了也无益。
未对子孙红过脸
许桂仙育有四子一女,这么多年来,从没对哪一个子女红过脸,大声说过话,更别说伸手打孩子了。
“有时候,我们在外面闯了祸,母亲也从不打我们,只轻轻说一声,‘孩子,下次别再那样干了\’。”吴灶根说,母亲很慈善,他和弟妹们都很尊重她,都听她的话。“若是不听,母亲也不会重复。再犯事,父亲可就不客气了。你要知道,我母亲不喜欢管闲事,父亲打骂的时候,她老人家是不会出来替我们说一句好话的。”孩子们都怕严父责罚,到最后,就成了不如听慈母的话好了。
对儿女都未曾红过脸的许桂仙对孙子辈、重孙辈、玄孙辈,就更不会有什么“脾气”了。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介绍,这老太太简直就是“不问世事,从不与人争吵”。
成了真“闲”人
“成立生产队后,一家人靠做工分生活的时候,我婆婆就没再下地干活了。”二媳妇吴荣华介绍,吴家劳力多,许桂仙主要在家干家务、带孩子。
“我母亲成了闲人,一个村子的人都羡慕。”吴灶根说,人家真要学还学不来。“那时候干工分,工分多,分成也多。没工分,到生产队里批5块钱条子去买粮食,队长也不准。队长会说批条子的人‘好吃懒做,不好好干活,这欠条怎么还\’一类的话。”吴灶根说,“一来我们家有劳力,有人干活,也就有工分,母亲就算不出工,也不会影响一家人生活,其他人家是没办法比的。”
上世纪60年代,许桂仙的丈夫过早去世了。“闲”下来的许桂仙喜欢一人坐在家门口的小椅子上,眯着眼睛,静静地感受着时光流淌,从不多说一句话。没有人,包括她的亲人都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在看什么。
当天采访,许桂仙老人的子孙们说了好多有关她的传奇。比如老人爱睡觉,天天早睡晚起,中午还在睡午觉,一天要睡14个小时,真是闲得要命;比如老人无荤不食,即便百岁高龄,五六斤重的猪蹄也能在一天内一扫而尽。
孤身闲坐,淡看岁月,多年来,孝敬村的人早已把她当成一道“闲”出来的风景。
新闻推荐
□ 记者 姚大盛晨刊讯 男子黄某酒后与他人打闹,结果磕破了门牙,便电话邀来多人报复,造成对方苏某父子2人轻微伤。记者日前获悉,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以寻衅滋事罪,判处被告人黄...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