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鸡笼山下大阜村(下)

来源:黄山晨刊 2014-11-25 19:06   https://www.yybnet.net/

大阜一瞥资料图□程于民

鸡笼山洪真墓

大富营作为大阜村的原始地名,又是缘何而来的呢?这与大阜境内的一座山峰有关。

这座山,名叫鸡笼山。因形似鸡笼而得名。当然,同名鸡笼的山峰也很多,这里特指休宁县大阜村鸡笼山。鸡笼山是大阜境内最高峰。高994米,周围五十里。一峰独耸云天,四周群山绵延。又称鸡笼峰。因大阜人俗称“鸡笼”为“鸡篓”,所以当地人皆称“鸡篓尖”。

这可不是一座默默无闻的山峰。

古籍《太平广记》、《祥符经》、《读史方舆纪要》以及罗愿编的《新安志》、程敏政编的《休宁县志》均有详细记载。休宁理学九贤之一,汊口人范平仲;明代诗人,休宁陪郭人程文通;明代理学家,大阜人程伯顺;明代诗人,大阜人程正思等等,均有吟颂鸡笼山的诗作传世。然而,最有影响的,当推唐朝中期农民起义军领袖洪真的故事。

洪真(又作洪贞),休宁县回玉乡人,生卒不祥。唐朝开元年间,从一道长云游名山,谋寻居所。到了黄山,道长说,黄山贫瘠而寒冷。到了飞布山,道长说,飞布山孤高而无辅。到了这座鸡笼山,道长说,这座山适宜葬作墓地。高可出王侯,不然,出妖异。洪真记在了心里。一天,道长在房中午睡,洪真窥视床上,竟然是一条睡蛟。道长醒来,去往鄱阳。洪真便辞师而归。回到家乡,偷偷地将父亲的遗骨迁葬于鸡笼山上。第二年,鄱阳发大水,民不聊生。洪真以为天机已到。便利用所学道术方技,蛊惑人心,发动了农民起义。州中豪杰纷纷响应。活动范围遍布当时的歙州、衢州、睦州边境一带,即遂安、开化、休宁等县。唐开元24年,公元736年,朝廷发兵征讨,历时三年,方得平息,而洪真竟不知去向。唐开元28年,公元740年,正月初八,朝廷析休宁回玉乡、鄱阳怀玉乡,乐平之丹阳,设置婺源县,以镇洪真余势。

所有古籍都明确记载,起义失败后,“而真竟不获”。试问:洪真逃往了哪里?坊间有传说,洪真带着他的残余人马,就隐匿在了大阜的鸡笼山。

站在鸡笼山上,极目远眺。白际山脉,就像一条苍茫的巨龙,蜿蜒起伏。鸡笼山,犹如巨龙回首,那高高昂起的龙头。同源白际山脉的两条溪水,奔腾跌宕,恰似龙头下那飘逸的龙须——真是一处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一时性起,同时也是为了鼓舞士气,以图东山再起,洪真脱口而出:双溪流富贵,鸡笼作大营。

洪真将山下的两条溪流,分别取名“富溪”和“贵溪”。将人马一分为三,重新整编。一支番号“大富营”,营地驻扎在富溪流域;另一支番号“大贵营”,营地驻扎在贵溪流域;还有一支归属中军帐,就安扎在鸡笼山上。

然而,面临唐王朝凌厉的军事高压,洪真也只能困守山中,不敢越雷池半步,惨淡地经营着他的“根据地”。那一年的初夏,连绵阴雨,足足一月有余。期间,夹杂着暴雨,一阵强似一阵。一天早晨,一道道闪电,撕裂了低垂的苍穹。贯顶的雷鸣,犹如山崩地裂,此伏彼起。连天的暴雨,犹如银河决堤,倾泻而下——山洪暴发了。只见滚滚洪流中:粮草一垛垛在漂移;战马一匹匹在沉浮;士兵一列列在挣扎。洪水退尽,良田,变成了河滩;营房,荡作了平地。无情的天灾,给洪真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从此,洪真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加之年事渐高,高至王侯也只是一枕黄粱罢了。他整日炼丹养性,以求得道升天。临终时,将大富营都督、大贵营都督,传唤至床前。面对着两位营督忧郁的眼神,洪真无奈地叹息:大贵只能梦中显,大富方可日月长。他将中军帐人马,悉数并入大富营。然后,改名大贵营为小富营。洪真死后,就葬在了其父坟边,鸡笼山上。他留下的人马,遵从遗训,放下刀枪,刀耕火种、休养生息,世代繁衍。一百多年后,黄巢起义,推翻了唐朝的统治,他们才敢走出深山。世人从而知晓,鸡笼山前,沿富溪而居,有座村庄,叫大富营;沿贵溪而居,有座村庄,叫小富营。

徽州古村落,大多聚族而居,甚至一村一姓。而大阜村和小阜村,却是多族共居。就是因为,其开基拓疆的原始居民,是洪真率领而来的士兵。

一千多年前的那场农民起义,史称“洪真谋反”。虽然未能推翻唐朝的统治,却诞生一座县治——婺源县,同时还诞生了休宁县两座一岭之隔的深山古村落——大阜村和小阜村。也许有人会指责,笔者是姑妄言之。那么,也就请君姑妄听之。如有冒犯之处,恳恕无心之罪。但是,洪真墓这一历史古迹,就在鸡笼山上,确是有据可考的事实。

查阅历代《休宁县志》,其中关于大阜鸡笼山洪真谋反的记述中,皆有“其墓尚存”一说。程敏政所编的《弘治休宁县志》中,录有元末明初休宁大阜人程伯顺诗作《洪真墓》一首。诗曰:鹤背仙人已仙去,石鼎金丹在何处。空留遗迹在人间,碧桃落尽东风暮。清朝程鸿绪所编的《程氏所见诗抄》,录有明朝休宁陪郭人程文通的组诗《富溪程氏八景》。其中有《洪真墓.》一首。诗曰:白杨何萧萧,溪流自东注。欲访神仙踪,云深不知处。

洪真是一位失败的农民起义领袖。在封建士大夫眼中,只能是草寇和反贼罢了。其事迹,难载史册,甚至死后,姓名都难以载入洪氏族谱。洪真墓,也就注定是一座深山野塚罢了。历经岁月的淹埋,仅仅是一处待寻的遗迹。除了文人雅士的吟颂,还有什么呢?徽学专家和历史学者,不妨投来一瞥青睐的目光。

新闻推荐

那是一串闪光的成长足印

小记者免费游方特 小记者参加“争当生活小能人”烹饪大赛 小记者采访老革命了解红色历史 小记者走进黄山边检站了解“国门”知识 小记者北京夏令营走进清华大学□ 记者 方伟 ...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鸡笼山下大阜村(下))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