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润物细无声——黄山市“非遗进校园”综述

来源:黄山晨刊 2014-12-24 20:30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凌 良

“进校园以后,我少了管理学徒的许多烦恼,特别是徒弟们8小时以外的生活,比如吃饭、睡觉、自习。到了学校,我只管教学生实际操作,其余的全部由学校管理,省去了好多事情,自己也能够腾出时间搞创作了。”这是徽州砖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方新中真实的感受。

“非遗进校园活动”是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亮点。自200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国开展以来,黄山市积极探索非遗传承方式,2007年率先在全省启动“非遗进校园”活动。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处、省级传习基地9处、市级传习基地60处,其中以学校为依托的省级传习基地3处、市级6处。

2013年5月,黄山市“非遗进校园”活动喜结硕果:安徽行知学校的徽州砖雕、休宁县职业高中的传统木工艺入选由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遴选确定的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名单。多年来,黄山市坚持非遗职业教育实体化,鼓励中华职业学校、安徽行知学校、休宁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等职业院校开办徽菜、木雕、歙砚雕刻等专业,通过职业教育方式培养专业传承人才。2007年,安徽行知中学成立徽雕艺术学校,揭开黄山市“非遗进校园”新篇章。2011年,安徽行知中学牵头成立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企业、学校、行业协会、文化管理部门等加盟,搭建培养非遗传承人的良好平台,先后开设歙砚制作技艺、徽州砖雕、徽州木雕、徽墨制作技艺、徽派盆景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如今,徽州砖雕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方新中,徽州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金生、蒯正华,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吴正辉等都是学校特聘的导师,已有500多名毕业生学有所成,开设自己的工作室。休宁德胜鲁班木工学校依托徽州传统木工手艺,2006年至今先后培养出400余名木工匠士,“休宁木工匠士”被评为全国优秀劳务品牌。

“神算冠天下,灵童震乾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在观看屯溪大位小学学生珠算表演后题词赞誉。多年来,该校斩获省内外多个奖项,2014年又代表安徽省参加第四届全国珠心算选拔赛,2人获个人全能二等奖。将非遗渗透进小学教育,实现非遗小学教育常态化,一直是黄山市“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努力方向。徽州民歌、徽剧、黎阳仗鼓等民俗项目都有了传习基地,实现了专业艺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良性互动机制。歙县在新安学校常年开设非遗兴趣班、剪纸班,省级非遗传承人凌志远、操明花等一些民歌传承人来学校教唱,省级非遗传承人吴笑梅教孩子们剪纸。徽剧艺术传习所与屯溪荷花池小学创建的徽荷少儿艺术团参加了央视戏曲频道的两次录播。省级民歌传承人凌志远编写了适合学生使用的《徽州民歌教材》,朱祝新老人还编写通俗易懂的《徽剧志》,黄山区编撰出版《黄山区非遗基础教程》,并在学校及社区成立轩辕车会表演队。

新闻推荐

乡村生活越来越甜蜜

□ 记者 冯 劼2014年即将过去,展望2015,记者采访几位农民,聆听他们的心声。汪义有(歙县桂林镇宋村村民):从2006年开始种植葡萄,我家的生活就开始一天比一天好。这些年,随着...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润物细无声——黄山市“非遗进校园”综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