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齐云山:道旅比翼山与云齐

来源:黄山晨刊 2014-12-03 19:05   https://www.yybnet.net/

首届道教名山联盟大会现场 太素宫修复一新 齐云山后山新修的步道 新设立的旅游标识牌核心提示:日前,首届道教名山联盟大会在休宁齐云山召开。道教名山齐云山再一次以独特的姿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道教文化和旅游开发如何融合相互促进?齐云山旅游如何快速起飞?利用道教名山资源,拓展道教文化旅游市场,文旅融合铸品牌,力促齐云山旅游发展,这成为齐云山的选择。

□ 见习记者 汪悦 文/摄

专家点评:道教文化资源丰厚

谈起齐云山,就不得不提道教文化。齐云山古称白岳,自明嘉靖以来始终位居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列,以悠久的道教文化、自然丹霞地貌、摩崖石刻人文遗迹、天然太极、山上月华天街、地上北斗六大特色著称,与黄山、九华山鼎足皖南大地,成了道家向往的炼丹、修道之地。

经过30多年的保护和建设,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目前规划面积110.4平方公里,荣获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景区等国家级桂冠。齐云山管委会副主任方来寿介绍,古往今来,白岳齐云吸引着众多文人雅士和虔诚信徒纷至沓来,留下了数量众多的摩崖石刻,现仍存有538处,“天开神秀”、“齐云胜景”、“亘古奇观”等是崖刻中的珍品,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齐云山成就了修福问道的旅游形象,每年都会迎来很多道友和道教文化研究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研究室主任汪桂平来过齐云山三次,每次都有不同感受。汪桂平说:“我第一次来齐云山是在4月份,当时上山时虽然下着大雨,但是景色很美。一行人冒雨上山,相机都不离手。国内一些名山历史遗迹毁灭严重,保存下来的很少,但齐云山的道教文化遗迹保存完好,资源丰厚,摩崖石刻震撼人心。齐云山古代作为皇家道场之一,一般皇室遇重大传统节日都会来齐云山开展祈福活动,地位甚高,道教古建筑和道士规模也很大。道教文化是齐云山文化遗产的一个标志性烙印,希望齐云山景区推出一些措施,既能促进道教文化发展,也能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道教文化过去只是被当成古老的旅游式景观,并没有与旅游进行融合发展。希望齐云山继续发扬道教文化特色,使之不仅成为旅游观光目的地,也能成为老百姓心中的道教圣地。”前来参加首届道教名山联盟大会的湖北省武当研究会会长杨立志表示,道教文化要保持好传承好则需要进行文旅融合,不仅要在保护方面多下功夫,还要依靠旅游开发进一步提升道教文化资源,注重挖掘道教人才,支持、引导、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游客讲解道教文化。

齐云实践:文旅结合打造品牌

今年来,在发展文化旅游的热潮中,齐云山景区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积极承办和开展各种摄影采风、文化体验等文化活动,让游客在欣赏自然山水的同时,领略齐云山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打造充满文化韵味的旅游品牌。

9月1日,由省旅游局与新浪安徽合作开展的2014年“美好安徽文以载道”文化体验采风活动走进齐云山景区;9月6日,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玄门讲经齐云山宣讲活动在齐云山太素宫举行;9月16日,“天下祈福地,如愿齐云山”影友联谊会在齐云山长生楼东阳道院举行,包括安徽省及周边省市近100位摄影家及摄影爱好者参会;10月1日,由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和齐云山风景名胜区联合举办的“齐云山人文风光摄影展”精彩亮相北京玉渊潭公园;11月27日,首届中国风景名胜区道教名山联盟大会在齐云山召开……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齐云山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增添亮色。

在首届道教名山联盟大会上,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副秘书长厉色表示,自己来过齐云山两次,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道教文化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齐云山有显著特色,应多举行类似特色文化品牌活动,把寻道齐云山的牌子打出去。

“我多次来过黄山,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惊喜。这是第一次来到山美水美的齐云山,我不仅感受到风景的美,也被徽州文化内涵深深吸引。”前不久,在齐云山举办的“天下祈福地,如愿齐云山”影友联谊会上,从杭州赶来的摄影爱好者范先生对齐云山的美赞叹不已。齐云山股份有限公司策划经理汪平富告诉记者,这次影友联谊会将齐云山的秀美风光推荐给广大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又通过他们的光与影将齐云山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传递到全国各地。

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成为齐云山旅游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文旅融合使齐云山“人间仙境”品牌焕发勃勃生机。方来寿表示,今后,齐云山还将围绕风景区定位,紧扣道教名山特色,注重文旅结合,重磅推出系列文化旅游活动。

未来愿景:文化旅游比翼齐飞

走进齐云山景区,古街古道修缮一新,道路平整,景观互通,古树灰瓦古朴典雅,新设立的旅游标识牌用中、英、日、韩四种语言详细标出所在景点的信息,新建的观景平台成为欣赏齐云山胜景的绝佳之地。

“围绕尊重历史、保护原貌的宗旨,齐云山景区对道教古建筑进行了修复,对周边环境及基础设施、山间小径、美化绿化进行了大规模整治。”齐云山管委会综合办副主任梁卫国告诉记者,项目配套设施建设是齐云山景区旅游发展的基础,景区力争在硬件上尽快完善提升,投资3000万元,对新安江齐云山段的水环境和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实施生态护岸建设、生态蓄水坝建设和河道清淤工程等项目;投资4000万元,对齐云山丹霞地质奇观进行保护和建设,新建地学观景平台7处,新修科考和游览步道1万余米,治理崖面3000多平方米,完成了齐云山地质公园博物馆建设和布展;投资5000万元,对齐云山摩崖石刻进行抢救性保护,一期工程已完成,二期工程正在实施,三期工程已完成方案设计,将于明年5月开工;投资5000万元,保护古村、古街、古道、古桥、古亭、古树、古井等“徽州十古”,修复玄天太素宫、玉虚宫、望仙楼、紫云关等齐云山著名道教古建筑……

随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推进,齐云山发展迎来新契机。“山上主打文化道,山下打造休闲道,文旅结合、旅商结合,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带动当地百姓致富。”休宁县县长金涛表示,齐云山旅游开发要做好三篇文章:一篇是“道法自然”,即对现有文物“零”破坏,对不符合规划的项目“零容忍”;第二篇文章是“道行天下”,要深度挖掘齐云山的道教文化,提升齐云山的美誉度;第三篇文章是“道在脚下”。截至今年10月,齐云山景区已接待5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亿元。下一步,齐云山景区将坚持“保护第一”总体要求,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按照“世界知名、国际一流”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定位,积极打造道教文化旅游目的地。

新闻推荐

一路挑战,一路风景这段爬坡骑行好享受

□ 见习记者 汪悦 文/摄晨刊讯 初冬时节,骑上一辆酷炫十足的山地车,一边欣赏璜尖岭的沿途景色,一边呼吸清肺的“纯氧”,不失为一种独特的体验。12月6日,在休宁县第六届...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进军营换新证2014-12-08 19:05
猜你喜欢:
评论:(齐云山:道旅比翼山与云齐)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