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汪悦
表皮松脆、内质软糯,油而不腻、鲜香满口……烧饼独特的味道让许多“吃货”欲罢不能。在休宁县城的十字路口,有一家不大的店面,但就是这间只有30平米的郑记烧饼店,常常聚集着来买烧饼的大人小孩,非常热闹。这家店刚出锅的烧饼香味,仿佛只要打开大门就会飘进屋子,馋得人们直流口水。
“我们家烧饼层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甜、辣、酥、脆。它的原材料包括梅干菜、特质面粉、一级肥膘、芝麻等,传统的黄山烧饼是经过木炭烘烤而成,现在黄山烧饼大多使用烤箱等机器制成,再采用密封技术,方便销售和外带,常温下的保质期为15到30天。”郑记烧饼店老板郑运良告诉记者,之前烧饼都是用手工包的,前几年店里置办了一台全自动烧饼机,一分钟可以做60-70个烧饼。全自动烧饼机做出来的烧饼大小一致,不仅卫生方便,也大大提高了做烧饼的效率。原来一个人一天手工包烧饼可以做2000个,全自动烧饼机一天大概能做30000个。
从上午6点到晚上9点,郑运良可以说是一天忙到晚,几乎不得空闲,平时一天大概要卖1万多个烧饼,春节这段时间每天要卖3-4万个。郑运良边忙着手中的活边告诉记者,“刚开始开店那会,店里就只有我们夫妻二人,后来店里生意越做越好,就又另外请了两个人来帮忙,今年春节这几天生意特别好,做的烧饼都不够卖,我儿子回家也要来店里帮忙。一年365天我只在除夕和大年初一休息两天,之后又要继续来开门。”
1972年生的郑运良,从24岁那年开始学做烧饼,“20年前我在浙江打工,在一家烧饼店里学做了一年时间,掌握了制作烧饼的关键技术。后来回家在汤口开了烧饼店,一年之后来到休宁,这家烧饼店一开就是20年,我都从小伙子变成老头子了。”回忆起这20年做烧饼的经历,郑运良笑呵呵地说。
“我家的烧饼一直不断创新,味道也在针对顾客的需求而改变。”20年来,郑运良不仅一直在创新烧饼技艺,还带了很多前来学艺的徒弟。“从手工包烧饼到现代化操作,我的徒弟已经带出了几十个了,他们在我这里学好之后就分别到全国各地去开烧饼店。”郑运良说,他的很多徒弟都是在他家吃了烧饼觉得好吃,或是经朋友介绍了解,才来向他拜师学艺的。
因为口味独特,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会有三区四县的顾客特意开车来店里买烧饼。“他家的烧饼外层酥脆,内滋润鲜香,嚼起来津津有味,我吃了好多家烧饼,还是觉得他家的烧饼最好吃。”休宁市民王继业今天特意来郑记烧饼店买了60个烧饼,准备过年拿去给同学吃。
谈及烧饼店未来的发展,郑运良表示,只要自己还做得动,一定要将这个烧饼店继续开下去,他说,“只要顾客都觉得我家烧饼好吃,带着他们的认可和支持,我就会坚持把店开下去。”
新闻推荐
□ 记者 舒俊 文/摄晨刊讯 3月5日上午,屯溪区徽山路社区党委、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和安徽省民政厅“爱邻联盟”项目组共同举办了“笑在徽山”爱邻志愿日服务活动。...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