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程向阳
核心提示:上岩村,是休宁县五城镇西南部最偏僻的小山村,2003年以前,该村还未通电,2005年以前,这里还是一个不通公路的村(自行车也无法骑,全村900多村民生产生活全靠肩扛背驮,去镇里或外地办事,一般都把自行车搭在离家七八里的甘干村或月潭村)。不仅交通不便,经济也相当落后,由于山多地少,生产资料匮乏,上岩村曾是当地有名的穷村。
现如今,随着山门大开,上岩已经华丽蜕变,昔日不通电、不通路的落后穷村已经成为附近十里八乡众口称赞的富村子。
小汽车多
“弯急路陡”,这是去往上岩的道路上不时映入眼帘的温馨提示牌。路陡是因为山高,加上一路上车多,虽然每隔一段就有一个会车点,但堵车还是在所难免。2月28日,已是正月初十,上岩村外出打工的人已经走了大半,但道路上依然“车水马龙”,村子里,操场上,仍随处可见或停或走的汽车。
村主任巴灶顺介绍,上岩中心村170户人家,现有小汽车近80辆,平均每两户就有一辆汽车,最多的程新春家有5辆,曾玉良家有4辆。档次高的车子七八十万,如宝马、奥迪和捷豹等,普通的汽车也在十几二十万不等。每年过年,由于车辆太多,道路拥挤,堵在山腰的车辆长龙,如一道美丽的风景妆扮出上岩村民美好的新生活。
新房子多
春走上岩,清澈的溪流潺潺动听,颜公山的春花已经悄然绽放,播报着春天温暖的信息。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和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的是错落有致的一幢幢徽派新居,如图画般描绘出农民的幸福生活。
村书记郑海清说,上岩村通公路之后,外出打工创业的人逐年增长,全村930人,现有600多人在外,务工经济已占村民收入来源的90%以上,20多户村民都有了自己的企业、当起了老板,产业涉及灯笼、饰品、皮带、批发、米酒等,年净赚几千万元。
村民有了钱,纷纷在家乡置业,盖起了新房,目前全村新房占95%,加上该村有灯笼厂,一到春节,家家户户的新房挂起了红灯笼,粉墙黛瓦的徽州民居和喜气洋洋的红灯笼相得益彰,上岩村如“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外地媳妇多
在上岩采访,意外发现一个特殊现象,村子里操外地口音的女子不少,其中有江西、四川、浙江、贵州、湖北、湖南等不同省份的语言,颇有五湖四海一家人的意思。她们便是村里小伙娶来的媳妇。1984年出生的巴新良早在2002年就外出金华打工,一开始在百思得集团当工人,去年开始自己当老板,从事包装行业,当年的打工好友现在的媳妇李小庆来自陕西咸阳。在上岩村,和巴新良一样的青年不在少数,据称有40多位。
花香自有蝶飞来。“原本偏僻落后的地方、原本找不到老婆的小伙子,现在成了外地姑娘的‘抢手货\’,原因是上岩村的青年能吃苦、上进心强、在外打工创业有成就,虽然生在穷山旮旯,但外地姑娘还是很乐意嫁到这里。”巴灶顺告诉记者。
采访手记:上岩村喜看三多,是物质的变化,是老百姓生活真切的变化、更是一种精神的变化。改变着上岩贫穷落后的因子是一条路,是一班有梦想的年轻人,是因穷思变的闯劲、拼劲和思维。
新闻推荐
□ 记者 汪嫒 文/摄晨刊讯 新年伊始,休宁县鹤城小学就收到黄山户外运动协会志愿者送来的“开学大礼”——100床垫絮。3月1日8点半,该协会会长董庆和7名志...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