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生 舒梦泽
见习记者 李晓洁
记 者 程向阳 文/摄
7月28日上午10点半,骄阳似火,见到张顺娇的时候,她正在市医院综合病房大楼新建工程17层的屋面上绑扎大梁钢筋。
张顺娇是休宁县商山镇洪里村人,从事钢筋工的工作6年了。她的黑,似乎超出了一般女性,由于长期在室外作业,因此今年45岁的她看上去却像60岁的人了。“现在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的6点半到11点,下午从1点半到5点半。”我们见到张顺娇时,正是太阳最烈的时候,屋面温度逼近40℃,即使戴着双层帽子,她脸上的汗水仍不断沁出。
虽然站在屋顶上不过半小时,记者早已汗流浃背,可张顺娇却没有丝毫懈怠,他们甚至很少上厕所,原因是因为太热,虽然一天要喝四五大杯水,可喝下去的水,都变成了汗水蒸发掉了。张顺娇一边擦汗一边说,天气实在是太热了,但是工地的人性化管理给她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工地除了设置蒸饭间和开水房外,还设置了茶水亭供工人们休息,项目部还会及时提供防暑解暑用品。
谈及家庭,张顺娇难掩笑意。她告诉我们,通过努力,2011年她家已经盖了两层新房,年老的父母身体尚好,女儿在休宁中学读高二,成绩也挺好,未来就希望女儿能考上一所好大学。
记者感言:城市越建越美,这背后是无数像张顺娇一样的工人多年如一日坚守在工地上的身影。让我们记住他们,我们应该记住他们!
新闻推荐
提升石屋坑知名度美誉度深挖石屋坑红色文化内涵汪村镇推进党性教育基地建设
□洪宁 记者 钟伟 文/摄晨刊讯 “石屋坑红色遗址众多,红色内涵丰富,来这里接受红色教育洗礼,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党性修养。”7月28日,在休宁县汪村镇石屋坑党性教育基地...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