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汪悦 文/摄
近日,走进休宁县渭桥乡渭桥村,记者看到,大片稻田规划整齐,秧苗长势喜人,水田里呈现一派繁忙景象。露天插秧的农民挥汗如雨,一株株嫩苗整齐地排列在水田里,优美的动作仿佛是舞者翩翩起舞。不一会儿,稻田里就已是绿油油一片。
沿着田间小路,记者走入承包户李强的田地里。这是一片地势比较开阔的水稻田,周围没有任何遮挡物,太阳炙烤着大地,记者头上的草帽已完全被汗浸湿了。李强正指挥几个雇工驾驶拖拉机翻耕田,他指着自家田地对记者说:“目前正是晚稻插秧阶段。”
在记者和李强说话时,一位扛着秧苗的老农从身边经过。老农名叫彭易久,是李强的雇工。彭易久吃力地挑着担,记者注意到,他头上的汗液正顺着脸颊往下滴。“最近这天气干活特别累,下雨还好一些。开太阳的时候晒得让人受不了,衣服总是湿的。”老彭说,他现在每天一早就下田,一直要干到下午6点多。除了中午回家吃饭,其它时间都待在田里。
彭易久说,每天的任务是和其他几位村民一起把所有运来的秧苗挑到稻田里,挑完了就去干其它活。之前下过一场雨,稻田里比较泥泞,挑着70多斤重的秧苗,他在田里行走还是很费力气的。稻田间的田埂很窄,还有不容易发现的小坑洞,一不小心就会一脚踏空,因此每走一步都十分小心。说完,彭易久又顶着热辣的太阳,朝远处的稻田走去。
记者感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请爱惜每一粒粮食。
新闻推荐
□ 实习生 赵焕芳 记 者 汪 嫒19岁的张小康毕业于休宁中学,在今年的高考中,以585分的成绩被安徽工业大学录取。7月30日,记者一行走进休宁县商山镇雁里...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