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许晟
晨刊讯 7月23日,大暑,天气闷热,容易发生高温中暑。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今年入夏至今,全市已有9例高温中暑病例被录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其中,8例为轻症中暑,1例为重症中暑,幸抢救及时得以治愈。相较而言,今年黄山市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工作开展情况好于往年,有助于科学防控高温中暑。
信息显示,6月28日,屯溪区一钱姓男子因热衰竭被送入市人民医院,该病例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报告,患者经对症救治很快病愈出院。此后截至7月15日,黄山市先后又有8例高温中暑病例通过网络直报被录入系统,均为轻症中暑,且都由乡镇卫生院报告。该中心疾病控制科负责人胡晓申介绍,这9名患者分别来自屯溪区、休宁县和黟县,目前暂未接到来自其他区县的高温中暑病例报告。
据了解,黄山市要求对高温中暑病例进行网络直报始于2008年。迄今为止,该系统录入发生在黄山市的高温中暑病例共计35例,患者住址均为农村地区。其中,3例被诊断为热痉挛或热衰竭,均为重症中暑,1例因抢救无效不幸死亡,发生在乡镇卫生院。因部分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对此项工作重视程度普遍不足,相关人员估计,黄山市不少高温中暑病例处于“漏报”状态。2014年,全市无一例高温中暑病例报告。
2007年,原卫生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编制《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首次将高温中暑病例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2008年,黄山市首次要求医疗机构一旦发现高温中暑病例应及时进行网络直报。今年6月,市卫计委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高温中暑人信息报告。7月1日,省卫生计生委和省气象局重新编制实施《安徽省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2015年版)》,要求进一步加强防控高温中暑。
新闻推荐
7月28日,几位江苏南京的游客带着孩子走在通往休宁县溪口镇木梨硔的山道上。木梨硔村是黄山市百佳摄影点之一,位于高山之巅,至今尚未修通公路,但以其原汁原味的徽风古韵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进入...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