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松萝工学团”抗战初长成

来源:黄山晨刊 2015-08-19 15:34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舒俊

抗日战争初期,学校纷纷内迁,宁静的徽州山城成了抗敌大后方,“松萝工学团”在休宁应运而生。

黄山市有机茶专家、高级工程师吴运翔曾撰文记述“松萝工学团”成立的背景和过程。吴筱竹祖籍休宁万安,父辈是江苏著名的徽州茶商,自幼对家乡松萝茶情有独钟。值国难当头,胸怀大志的他于1938年7月12日在《皖南日报》刊登成立“松萝垦殖青年工学团”招募学员广告,投巨资在屯溪黎阳会馆设立学员接待处,派先遣人员前往休宁县北部的琅源山(现为万安镇福寺村)广为宣传并租借民房空屋,暂作垦殖团立足地。经一个多月招募,有志青年纷至沓来,首批招募男学员116人、女学员4人,其中安徽籍60人,平均年龄20岁。

采访中,休宁县地志办主任汪顺生翻开《休宁县教育志》给记者看,上面写着“当时,吴筱竹率领了100多名青少年到休宁来,据说这些人都是京沪一带的难民与流亡学生。吴筱竹曾在无锡工厂推行过陶行知的平民教育,他根据‘山海工学团\’制订的‘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卫生\’原则和‘乡村工学团\’经验,把他们从炮火纷飞的前线辗转带到皖南山区的休宁。”据了解,当时,吴筱竹与休宁县德高望重的爱国人士、在皖南抗日动员委员会供职的金慰农先生相识,得到金慰农大力帮助。1938年8月16日,“松萝垦殖青年工学团”在屯溪召开成立大会,由金慰农主持授旗仪式。一支百余人的工学团队从屯溪步行出发,沿婺屯古道,经松萝山东大门富源桥,过桃花溪,在琅源山下扎根。当晚,工学团在山下的古树林召开联谊会,邀请松萝山茶农、海阳裕泰茶厂、玉峰茶庄等茶商代表和社会名流参加。

他们自在琅源山扎根后已不是一群流亡者,而是“一个小工场、一个小学校、一个小社会。”他们一面学习,一面生产,一面宣传抗日救国,一面改造乡村。据说他们在琅源山下除种植杂粮、蔬菜、药材外,还饲养禽畜。他们把种植的除虫菊制成蚊香在农村集镇出售,生活虽很苦,但人人精神饱满,因为他们有生活的目的,有远大的理想。他们除学习、劳动外,还常在农村、集镇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据说他们在休宁、屯溪一带组织抗日宣传演出,在休宁人民中留下深刻印象。

新闻推荐

“重走方志敏之路”走进休宁

□ 程国伟 盛红兵晨刊讯 近日,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和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重走方志敏之路”闽浙皖赣苏区学术采风团一行11人来到休宁县,沿着方志敏当...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松萝工学团”抗战初长成)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