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璟
生在徽州,长在徽州,杨村却一直没有去过。8月23日有幸参与了黄山日报探寻最美乡村系列主题采风活动,并第一次走近杨村。
那日清晨,我们一行数十人分乘五辆“北汽幻速”,开始向杨村出发,虽说不上浩浩荡荡,但也颇具气势,不时引来路人关注。那天天高气爽,驾车的小伙们车技娴熟,车在山间公路左弯右拐,不知不觉中“已入万山中”。车窗外满眼翠绿,薄雾在山间缥缈,大有“盘盘过山岭,岭上窥云门”的意境。车行大约近两小时,我们终于到达大山褶皱里的杨村。
与诸多聚族而居,以姓氏命名的徽州村落不同的是,杨村并无杨姓,杨村以蒋、谢两姓为主,上村姓蒋,下村姓谢,村中间插住一户姓任的。据传姓任的祖上是木匠,参与建造谢府后便在杨村安家落户,以后代代相传,如今已繁衍至20多户。至于杨村蒋姓的迁徙和流变已无从考证,谢姓则是从漕溪分支而来。“杨村”如何而来,据说是因村里水口那株古杨树而得名,如今杨村的水口早已失去原来风姿,但那株古杨树依然屹立在丰乐河边,像村里的长老,注视着杨村的岁月更替和时代变迁。
杨村乡处于著名旅游胜地黄山脚下,位于徽州区北部,东依富溪乡,南邻洽舍乡,西接休宁县蓝田乡、南塘乡,北靠黄山区汤口镇。205国道由南至北穿过山口、杨村、胡川3个行政村直达黄山风景区,交通十分方便和快捷,素有“汤口腹源地,徽州北大门”之称。
地处丘陵山区的杨村,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宜农、宜牧、宜居、宜游。杨村乡有林地76665亩,茶园面积达11760亩,耕地不多,是个以林茶为主的山区乡村。这里盛产茶叶、油茶、香榧、竹笋,油茶产量占全区十分之一。石斑鱼和土猪、香榧也是杨村的特产。杨村还是黄山毛峰的原产地之一,谢裕大杨村茶厂就坐落在杨村村。杨村建有全市最大的香榧基地,我们一行数十人在乡长的带领下,参观了他们的香榧苗圃基地,已长得郁郁葱葱的香榧苗,将是杨村乡未来的发展希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杨村的天然古香榧树群,面积有好几百亩,最高的树龄高达1100多年。古树名木,在人们的心目中,从来都是神圣而伟大的遗迹,甚至被看作为百姓带来福绥的神祗。一株株古香榧树,根深叶茂,盘曲多姿,如今这些古树得到杨村人的精心保护。
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地处深山的杨村也在思考着他们今后的出路和发展。在下午的座谈会上,活动的参与者纷纷献计献策,大家提出了富有激情并大胆的设想和建议,有的建议杨村开发户外旅游;有人建议发掘杨村的乡村文化,吸引更多的人来杨村感受风土民情;也有人提议发展休闲旅游,吸引更多的中老年朋友来杨村享受这里的青山绿水……
其实,杨村乡的领导团队有他们自己的思考和规划。结合山区实际,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生态牌、绿色牌,发展高山蔬菜和特色种植,全力打造“杨”字号差异化乡村旅游新业态……都是山里农民的带路人要琢磨的。
山乡的黄昏静宁安详,山峦披上了一层薄雾,村妇们踩着音乐的节奏跳起了广场舞,我们的车队渐行渐远……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胡利龙报道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和信贷资产质量下滑的双重压力,全市金融部门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认真执行各项货币信贷政策,持续推进金融改革,保持存贷款在...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