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许晟
晨刊讯 黄山市徽州区、休宁县先后被列为省级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单位,以市人民医院为龙头的城市医疗服务联合体也在覆盖更多区县。日前,记者从市深化医改重大政策暨卫生计生重点工作汇报会上了解到,今年黄山市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进程提速。
据介绍,今年徽州区人民医院与区内7家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徽州区医共体,被列为省级医共体试点单位,将新农合基金在扣除当年筹资总额14%后的部分,作为新农合对医共体按人头预算的资金总额。在医共体内,成员单位形成分工协作机制,通过技术骨干到基层轮岗、巡诊等形式,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优化整合、下沉基层,引导患者合理有序流动,首选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作为第二批省级医共体试点单位,休宁县目前也在积极实施县域医共体建设。
记者了解到,以市人民医院为龙头的城市医联体建设也在加速推进中。目前,市人民医院与休宁县人民医院、徽州区人民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城市医联体,覆盖更多区县的城市医联体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在医联体内,市人民医院主要诊治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症患者,作为成员单位的区县级人民医院承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任务,通过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机制,实现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此前,黄山市在探索建立医联体方面多有尝试。2012年11月,休宁县中医医疗服务集团挂牌成立。这个以休宁县中医院为龙头,整合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医疗资源建成的松散型医联体,是黄山市首家县域医疗服务集团。2014年12月,歙县人民医院王村区域紧密型医联体挂牌成立,医院把医疗服务和医疗队伍延伸至王村镇中心卫生院,医院和卫生院实行双向转诊。目前,该医联体仍在运行。
为确保深化医改工作顺利有序推进,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黄山市要求以协同服务为核心,以医疗技术为支撑,以利益共享为纽带,以支付方式为杠杆,建立多种形式的医联(共)体。其中,三级综合医院要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专病诊治能力和患者就医来源组建医联体,城市公立医院要建立一定数量紧密型医联体和专科、专病医联体,促进上下联动接续性医疗服务。同时,鼓励非公非营利性医院参与医联体建设。
新闻推荐
□ 记者 程向阳核心提示:黄山市山多地少,随着农村空心化、农一代老化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现象加重,谁来种田问题凸显。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近年来,黄山市认真落实农...
休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休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