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奇!“两家三棺同拜堂”古墓现鹤城——鄣源树德堂再传佳话

来源:黄山日报 2015-12-25 21:40   https://www.yybnet.net/

□ 休宁 文杰 程亮 红兵 文/摄

日前,在与休宁县鹤城乡鄣源村相距仅十余里的渔塘村一块竹林地里惊现一处三棺墓,似乎与“铜钱竖针”的传说不谋而合。该墓面积约40平方米,整体成太师椅状,沿外缘用青条石圈围砌成,建筑工艺丝毫不亚于鄣源现存的古养花台。其墓前“回门”两旁竖立着两根青石立柱,方形,对角线约15厘米,重约200余斤,三级台阶逐层递进抬升。“太师椅”的扶手和靠背均用规整,厚约10公分的青石砌成座基,呈圆弧形拱卫着墓堆,边沿盖着经过精雕细琢的飞檐条石。

耐人寻味的是墓体上侧的墓碑有两块,而且相偎相依,紧密相联。在徽州,双棺墓多见于夫妻,多棺墓一般限于血亲,如从鄣源上行七八里的大路村就有一座鄣源方氏祖墓,墓碑记载为一家三代男男女女八人合葬墓。而据墓碑记载,此处三棺墓左边为碣田先妣徐氏美玉(方氏家族),嘉靖乙酉年(1525年)十月十六日立;右边为鄣源太学生方永年 谢氏翠凤孺人合葬墓,咸丰二年(1852年)岁次正月立,立碑人为其祀孙三兄弟(启基、启培、启丰)。渔塘、鄣源两村相距十余里,时间上也相差约300多年,而且墓碑材质、工艺、特色天壤之别(徐氏墓碑做工粗糙,且上盖青石碑罩,而方氏墓碑没有碑罩),为何还能睦邻友好,甚至共用坟台、拜堂,融为一体呢?

据每年来此扫墓的鄣源方福昌说,此墓是其祖上墓,当过太学生,听祖辈说当年先祖仙逝请风水先生看地时,先生转来踱去大半天,一直在碣田人当地徐氏墓前盘桓,半晌无语,再三催问,先生才道出缘由:要论风水,紧贴徐氏墓右侧下葬实乃绝佳的风水宝地,可方家是地方望族,墓葬规格总要说得过去吧,如此一来,坟台、拜堂岂不是要越位霸占别人家坟墓,有辱斯文了。他们的对话被一旁窥视半天的徐氏后人听得一清二楚:人家是财大气粗的徽商大佬,咱家是得过且过的苦寒人家,万一对方来硬的,可如何是好?不妨把他们迎进家去探探口风。酒过三巡,正当主人为如何开口一筹莫展时,方先生借着酒劲道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要不,先父下葬后做坟台、拜堂时把你家的祖坟圈围其中,从今往后,咱俩家共用一个坟台、拜堂吧。难题迎刃而解,风水先生长舒了一口气,双方皆大欢喜,还彼此约定,往后方氏族人上坟中饭就在徐氏后人家解决了。

方福昌的话从两块墓碑共用一个基座得到了印证,基座上安置墓碑的凹槽像等腰钝角三角形的两条腰。这样,两块墓碑一致略偏向中心位置,像两位并肩而行、相谈甚欢的老朋友,一切显得那么和谐、圆融。

鄣源村历史上曾因方氏宗祠礼让于民宅而名闻遐迩,缘此,“石门鄣源 方树德堂”字样的碑刻遍布休西流口山区的十里八村。三棺墓的发现,再次彰显了方氏族人睦邻友善、恭谦礼让的树德堂风。

新闻推荐

打造黄山新名片

第二届齐云山万人养生徒步大会现场。 张海霞/摄□ 本报记者 汪鼎家住屯溪区的钱阿姨每天吃过晚饭都要到江心洲的体育公园跳跳广场舞,夜色降临,华灯初上,十几个舞友相约而至。不...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债权转让公告2015-12-25 08:51
猜你喜欢:
评论:(奇!“两家三棺同拜堂”古墓现鹤城——鄣源树德堂再传佳话)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