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抗清志士金声和他的故居联

来源:黄山晨刊 2015-12-22 15:03   https://www.yybnet.net/

□ 陈平民

(一)

明末抗清志士金声,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人物。金声与江天一等民族英雄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至今整整三百七十年。近因主编黄山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策划的《徽州楹联精萃》一书,读到金声的几副故居联,这里结合相关史料,写点文字,权以为纪念。

金声是休宁瓯山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清兵入关后的第二年即清顺治二年(1645)十月,在南京望拜孝陵,面对白刃,捻须仰面,从容就义于南京通济门外(雨花台)。金声初名光成,字正希,一字子骏,号赤壁。他出身徽商家庭,年十一随父亲经商至湖北嘉鱼,从名士龙韬受学,精研宋明理学,知识渊博。金声二十七岁中举,三十一岁成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后被授御史。明末曾因病乞休回休宁,矢志力学,讲学于明万历间休宁知县祝世禄创建于万安古城岩的还古书院。明崇祯八年(1635)以后,清军逼近京师,金声在徽州与门人江天一等商讨防御对策,并在徽境筑关设隘,组织地方武装。崇祯十六年(1643)春,凤阳总督马士英调黔兵数千路过徽州,肆行掳掠,金声与江天一等率乡勇于祁门迎头痛击。

清军攻陷北京,明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的那年为甲申年(明崇祯十七年即1644)。三百年后的1944年,郭沫若写过一篇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清军入关的第二年为顺治二年,这年夏六月,南明唐王朱聿键自立于福州,建号“隆武”,授金声佥都御使,巡抚池、太、徽、宁,晋兵部右侍郎,总督南直军务。同年八月,清兵三路进犯徽州,金声与江天一在徽州组织抗清,转战宣城、宁国、泾县、旌德、绩溪一带,声威大振,后被降清的明御史休宁龙湾人黄澍所诈,与江天一等同被俘,同年十月在南京雨花台从容就义。

金声就义那年仅四十八岁。南明唐王隆武赠其为礼部尚书,谥文毅。清乾隆中被通谥曰忠节。金声遗骸由僧海明和尚火化后,存放于芜湖崇义慈林砖塔中,海明死后,其骨灰亦存放于砖塔内,后同被移葬于芜湖赤铸山公墓。江天一就义时年四十四岁,遗骸由其弟江天表归葬于歙县双枝坞。

金声门人江天一(1602—1645),歙县江村人,字文石,初名涵颖,字淳初,别号寒江子,博学工诗文,酷爱家乡黄山,生前常至黄山始信峰巅,终日兀坐,抚琴吟诗,抒发情怀。他曾于始信峰顶亲题“寒江子独坐”五字,书于柴扉,镌于石壁。清代徽州人闵麟嗣曾言:“寒江子高风亮节,贯日飞霜。”江天一的刻题因年久而佚失,今人所见“寒江子独坐”五字,系书家李一氓于1957年所重刻。李氏刻题附记云:“吾人流连于风景之余,幸识民族斗争中壮烈有如江天一者”,这24个字足以令人动容,浮想联翩。

当年,与金声、江天一等同因抗清复明而遇难的徽州人还有歙人吴可箕、郑为虹,祁门人许文瑾、许文玠兄弟等。他们的英名将与雄奇秀丽甲天下的黄山同在,与日同辉。

(二)

现将最近见到的几副金声故居联转录并试作解读赏析:

金声的家乡在今黄山市休宁县万安镇瓯山村。他曾自撰居家大门门联,联云:

敢于世上明开眼,莫向人间浪皱眉。

金声治学严谨,崇向气节,道德文章,备受世人推崇。此联既是他内心世界的自白,也是他对世人的警喻,意思是:一定要睁开眼睛看清世界,绝不能奴颜媚骨,迎奉拍马,随意乱皱眉。这是金声敢于抗清,英勇就义的人生写照,其直面人生,忧国忧民,视死如归,从容就义的气慨对后人深有影响。

金声故居还有他撰写的两副书斋联,一副写道: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联巧用两个成语典故:“破釜沉舟”是讲昔时西楚霸王项羽跟秦兵打战,过河后就把做饭菜的铁锅打破,把渡河的船只凿沉,鼓励士兵不打胜仗决不生还,最后使大秦关隘归于楚国;“卧薪尝胆”这个典故讲的是,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使自己不因贪图安乐而忘记国耻,激励斗志,他夜间睡在柴草上,并在住处悬挂苦胆,经常尝尝苦胆的滋味。经过长期准备,最终打败了吴国。后来人们就用“卧薪尝胆”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金声将此联悬于自己的书斋,意在勉励自己抗清的决心和意志。另一副书斋联是:

读律书惧刑,读兵长惧兵,读儒书兵刑不惧;

耕尧田忧水,耕汤田忧旱,耕心田水旱无忧。

此联意在激励自己要多读儒家经典和名儒先贤的道德文章,加强自身修养,这是人生在世最为根本的。一个人要在严以修身的基础上掌握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领,做于国于家于己都有用之人。

《明史》金声本传称其“好学”,原文云:“金声,字正希,休宁人,好学,工举子业,名倾一时”。金声早慧好学,七岁能诗,有年除夕遵父命作《除夕》诗:“一往一来无穷极,我自随理不随欲。男儿生在宇宙间,天地日月同不朽。”他读书极为勤奋刻苦,善属文,精书法,擅画马。《南疆逸史》称“其文笔力坚锐,其弃魄取神,弃骨取髓,纵横穿穴,而又不越乎法度,与震川并驾海内”。金声著有《尚志堂集》、《金太史文集》、《金忠节公语录》等传世。其苦读力学精神真切地体现在他撰写的另一副故居楹联中,他是这样写的:

穷已彻骨,尚有一份生涯,饿死不如读死;

学未愜心,正须百般磨炼,文通即是运通。

此联的字面解释是:贫穷虽然已侵入骨髓,但只要还能维持生存,就仍然要坚持读书,与其饿死不如读书累死;学问没到称心如意程度,正说明还必须下苦功进一步锤炼,来日文笔畅通之时,就是命运亨通之日。徽州自古学风昌盛,民人再穷也要读书,这已成为一种习俗和风尚,正如民谚所说:“穷不丢书,富不丢猪,三代不读书,等于养窝猪。”金声故居中的这副楹联反映了这一民俗。金声所撰这一楹联启示人们,做学问是一辈子的事情,写文章不得称心如意,得心应手,正说明功夫还不到家,还必须进一步下苦功千锤百炼。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的文运决定命运,学问做通达了,命运也自然通达了。

新闻推荐

互联网让黄山农业放异彩

□ 记者 王玲琳晨刊讯 近期,世界互联网大会备受瞩目,互联网经济对黄山市山区百姓和生态农业影响几何?“这些年,黄山市特色农产品茶叶、菊花等利用淘宝平台和微信等手段发布...

休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休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抗清志士金声和他的故居联)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