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宁 记者 钟伟
晨刊讯 “我家鱼池9月进行改造,现在面积扩大,多投放了3000尾鱼苗,除去成本,来年收入至少增加一两万元。”12月1日,休宁县汪村镇汪村村岭脚村民组一位泉水鱼养殖户说。记者了解到,作为泉水鱼养殖核心区,今年以来汪村镇不断探索发展新模式,将泉水鱼养殖与乡村旅游紧密融合,致力于将流水养鱼作为特色景致来打造。目前,“赏生态景、走红军路、住农家屋、吃红军菜、品泉水鱼”的旅游模式在汪村已初步形成,泉水鱼养殖与乡村旅游的叠加效益正在不断释放。
为推动泉水鱼养殖发展,该镇组织人员对全镇316口鱼池进行实地测量、登记、建档,做到一池一档,通过走访掌握到全镇共有75口鱼池基本处于荒废状态,虽然多数群众对发展流水养鱼有一定积极性,但仍缺乏丰富知识。为此,该镇选择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岭脚村民组优先帮扶发展一批养殖户,进行示范带动,先后引导农户改造提升村内鱼池26口,并利用周边绿植及鱼池状态进行命名、绿化点缀等;引导养殖大户在汪村村建设养殖基地1处,供大家借鉴。
为壮大泉水鱼养殖规模,该镇还积极探索山泉流水养鱼“以奖代补”新机制,通过多次调研、走访、座谈出台奖励办法,对恢复、新建鱼池的养殖户给予适当奖励,对有愿望、有条件的贫困户开展“送鱼池、助脱贫”活动。截至目前,该镇上述调研中基本荒废的75口鱼池已有15口修复启用,同时新建鱼池36口。
“大家都来养泉水鱼了,就要建立品牌。”该镇书记方恒忠介绍,围绕品牌建设,镇里成立石屋坑泉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完成“石屋坑”商标注册,目前已有122个养殖户入社。如今,汪村泉水鱼的销路进一步拓宽,名声也越来越大。
新闻推荐
□ 程国伟 程冬芳晨刊讯 今年以来,休宁县民政局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提高五保供养补助标准、实行社会化资金发放,对五保供养对象动态管理实...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