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鱼戏山泉绕山村□汪红兴文/摄

来源:黄山日报 2016-02-27 08:41   https://www.yybnet.net/

去年11月底,休宁县的山泉流水养鱼系统,跻身为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全国首个纯渔业文化遗产项目。喜讯传来,众人奔走相告,喜笑颜开。

山泉流水养鱼,是绽放在新安江源头地区的一朵奇葩。早在徽州现存的最早志书宋《新安志》中就有明确记载,算来有千余年历史。

在休宁,说起泉水鱼,必提板桥乡,因为该乡是安徽唯一的山泉流水养鱼之乡,而说到板桥乡,必提徐源村,因为该村是“泉水养鱼第一村”。它镶嵌在皖赣边陲浙岭脚下,偎依在新安江四大源头之一的浙水源头。

源头人家 美丽传说

浙水河从崇山峻岭间奔流而来,弯弯绕绕,粉墙黛瓦人家,枕水而居,门前溪水日夜喧闹。乌黑的鱼儿在清泉中悠然游弋,自得其乐。50多户人家,竟有80多口鱼塘,名符其实的“泉水养鱼第一村”。

1989年,我慕名攀登高湖山时,就与徐源相识,对该村家家门前有鱼塘的景观颇为赞叹,这在皖南山区也属罕见。后来得知,当时的央视二套,已播出了该村泉水养鱼的专题片,这在当时的徽州山村是唯一的。而这一切,缘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位日本鱼类专家邂逅徐源,考察后,向有关方面作了推荐。

现在村里的村民都是姓胡的,可为何却名为徐源呢?

这里有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原先这里只有一户徐姓人家居住,故名徐源。有一次,徐家人无意中捡到一枚神蛋,该蛋有神奇的功能,放到哪,哪里的东西就满。放到米缸,米就满,放到水缸,水就满。主人如获至宝,珍爱有加。但有一天,主人把这枚神蛋放到水缸中,然后外出干活了,不料忘了时间。家中的水缸满了,溢了出来,洪水泛滥,结果房子被冲掉,那户人家被迫迁走,这里就无人居住。

后来,樟前村一胡姓人家的一头猪跑进了这片山野,结果赶不出去了,姓胡的为陪伴这头猪,搭了个窝棚住下。胡姓在樟前村是小姓,以前经常受到当地大姓欺压,于是,这位胡姓就带头把全家迁来,其他胡姓随后纷纷迁来,在此世代繁衍,形成了今日模样。

远古的传说吸引着我,二十多年来,我一次又一次去徐源,几乎每一次都有收获。

新世纪初,央视拍摄《顺流而下》电视风光片中,该村泉水养鱼再度亮相荧屏,让人震撼。但囿于当时人们对生态和美食的追求不如今天这般火热,所以徐源村一直不温不火。

浙岭脚下 因鱼扬名

从休宁县城至溪口镇,沿着千回百转的浙水溯源而上,抵达漳前村,似乎山穷水尽。但见群山莽莽,茂林翠竹,林涛阵阵,徽杉如海,云蒸雾绕,宛若仙境。

往前路旁有座古老的石拱桥,那是清代的履安桥,上有“浙水灵源”题额。这里是浙岭古驿道的起点,从这踏着青石板古道逶迤而上,有九曲回肠的“十八折”,茶园古亭相间,岭顶是“吴楚分源”,春秋时期吴国与楚国的化疆之地,有碑为证。来徐源的人,一般都要攀登这条古道,领略一下厚重的徽州文化,听听方婆的故事,享受“极目楚天舒”的视觉盛宴。

徐源村村口,颇具渔村特色。右侧是个石墙地标“山泉流水养鱼核心示范区——板桥徐源”,高约7米,灰底红字,鲜艳醒目。左侧是个沙盘水池,中立一条高达2.15米、跳跃出水的泉水鱼雕塑,嘴里不断地喷射出水花,呈弧状散射开来,织成雨帘,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不远处,一架老水车咿咿呀呀唱着古老的歌谣。

这里满眼皆绿,即便是冬季,依然绿满晴川。50余户人家,蜿蜒散落在溪流两岸,家家门前屋后,山泉环流,一头进,一头出,碧波粼粼,浅吟低唱,鱼塘相邻,鱼儿嬉戏,影布石上,往来翕互,自由自在,似与游者同乐,颇有唐代诗人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况味。

这里的鱼塘有讲究,青石砌成,面积不大,十来平方,形状各异,以方形为多,塘底也是石质,确保了泉水鱼无泥腥味。源头水水温低,即使是流火七月,也不超过20℃。传统方法喂养的草鱼、鲤鱼,生长缓慢,全身乌黑,一年只长半来斤,但肉质鲜美,矿物质丰富,富含多种营养元素,故显金贵。一般每市斤价格在60元左右,是市场同类鱼的六七倍,但赶来品尝的人们仍趋之若鹜。

去年,央视科教频道拍摄《草鱼王长寿之谜》的专题片主要是在该村拍摄。上海海洋大学一位专家特意从胡成久家的鱼塘中,随意捞取了一条重约八斤多的泉水鱼,进行科学解剖,并拿到大学实验室内分析提炼,测算骨龄,检测营养元素参数,结果表明该村泉水鱼中,硒等营养元素明显高于普通的草鱼,证实了这里的鱼品质卓越不凡。

随着板桥泉水鱼的美名远扬,徐源村获得了“中国最美村镇”的称号,成了省级美好乡村中心村。

徽风古韵 旅游红火

其实,徐源村的文化源远流长。村西吊石岭古道,古韵悠然,茶园青青,可直通婺源虹关、沱川等地。岭脊风洞处,立有明初军师刘伯温所题的“皇陵正脉”古碑。岭顶的高湖山,是座佛教名山,山中早在明代就建有“白云古刹”,铁瓦禅林,兴建高湖书院,虽几经岁月洗礼,兴了又废,废了又兴,如今已重换新颜。观音普渡,十八罗汉,晨钟暮鼓,经声缭绕,香火不绝。高湖山云海同样为一大奇观。这一带山高林密,解放前是游击区,红军经常在此活动,山腰处的饮泉亭内,“国共两党合作万岁”等标语依然清晰。村民家中还藏有与李步新、倪南山等人来往的书信。

这些年,一切都在悄然变化着,改水改厕,实施“小母牛惠农计划”,新建科技示范鱼塘,建起了休闲广场、巨型斗笠亭……徐源日新月异,在变美变靓。

每逢节假日,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登古道、打糍粑、品泉水鱼,“渔家乐”内高朋满座,欢声笑语,生意红火。寂静的山村充满了生机。

如今,在新安江源头地区,汪村、鹤城、山斗、龙田等地,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始走向了依靠发展泉水鱼养殖致富的道路。

一条鱼激活了一个村,改变了一个乡,带动了一大片,这就是徐源村所释放出的“核能量”,岂不让人怦然心动?

新闻推荐

休宁:抢抓农时忙生产

本报讯 连日来,在休宁县的种植养殖基地内,生产人员抢抓农时忙生产,不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大棚内鱼塘中,到处是一片繁忙景象。休宁县木梨硔生态蓝莓基地今年扩大了种植规模,种植面积由去年...

休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休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花季出行文明同行2016-03-02 08:40
猜你喜欢:
评论:(鱼戏山泉绕山村□汪红兴文/摄)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