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演出现场。□ 记者 舒俊 文/摄
节目满堂彩
演出还没开始,演员们还在房间里化妆换装,广场上就已经聚集了不少等着好戏开场的观众了。乡亲们从自家搬来长条板凳,村委会也敞开大门,将办公室的椅子凳子全部搬出来给大家坐。
张喜来既是这台演出的主持人,也是演员之一,不仅和爱人张兆娥合唱了《纤夫的爱》,他还献上一曲大家耳熟能详的《敢问路在何方》庆祝猴年,受到村民们的欢迎。“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村容村貌变美了,但最缺乏的还是文化生活,这也是老百姓所需求的。今天来这里演出很开心,愉悦自己的同时也给村民们带来了快乐。”张喜来笑着说。
华勇先生今年70岁,腰不太好,受到村里的演出邀请,他不辞辛劳,从年前就开始筹备组织节目,联系演出人员、演出现场,他还特地写了词,表演京剧《赞霞阜》;结婚40年,夫人程秀珍头一回上台,和他搭档表演黄梅戏《海滩别》,也让众人叫好不断。“今天的节目个个精彩,真希望你们连演五天。你们多来一次我们就多热闹一次,我们山里人平时不太出门,你们来了,正好互相交流、学习。”村里的舞蹈队成员汪锡如说。
现场“斗”技
文艺爱好者们带来了黄梅戏、京剧表演唱、舞蹈等,当地的群众也亮相互动,项武生的京胡独奏《夜深沉》有板有眼博得满堂喝彩,霞阜村舞蹈队更是带来了激情飞扬的广场舞。
68岁的村民项武生自幼喜欢拉京胡,没有专门学过,完全是自娱自乐。活动当天见到华勇老师,他好像遇到了知音,当即拿出两把京胡,两人现场“斗”起技来。“你说你不识谱,完全是靠记忆,能把曲子拉得这么好,真不错!”得到专业老师的好评,高大魁梧的项武生像个孩子似地哈哈笑起来。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图的就是乐
“我喜欢看黄梅戏、越剧,年轻的时候,也在大队里参加过文艺活动。每次采茶回来,我就在家里唱《天仙配》。”说罢,67岁的留守老人吴艳鸾就这么清唱了起来。老人告诉记者,“虽然电视上什么戏都有,但现场看更好,真人表演,实实在在的。”
69岁的汪莉萍曾是休宁县黄梅戏剧团的当家花旦,这次她带来两个节目,一个是《红色娘子军》,一个是《花好月圆》都是第一次演。“想看看反响,下次多准备一些适合老百姓口味的节目,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看得满意。”出生于农村的程国华是位京剧票友,此次送文化下乡他就是牵头人之一,他告诉记者,当天参加演出的人员多已退休都是义务的,为了将文艺节目送到农村,虽然还是正月初十,大家克服了很多困难,图的就是一个乐。
新闻推荐
□ 记者 许晟晨刊讯 2月23日,休宁县一名女孩因高空坠落伤,被送入市医院抢救。截至记者发稿时,这名女孩仍在积极抢救中。据了解,这起意外发生在上午10时许,地点位于休宁县...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