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仁富 记者 冯劼
“路灯亮了!”3月26日,休宁县东临溪镇巧坑村路灯亮化工程竣工调试当夜,数百村民在路上观看,通村主干道灯火辉煌,成为巧坑村一道崭新亮丽的风景线,村民们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多年的企盼终于实现了。
然而,路灯亮了的背后,却离不开一位村里的热心人。正是因为他的热心肠和回馈家乡的爱心,才让这条村道变得格外明亮。
在东临溪镇巧坑村,程建军是青年一代中,走出家乡并创业成功的典型。十多年前,他离家到上海打工。摸滚打拼,在上海奋斗十几年,凭着对工作执着的信念,从一个底层工人做起,到被公司录用为管理人员。现在在上海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个人创业成功的同时,他不忘回馈乡邻。每次过年回家,他都非常关心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村里的主干道还没有路灯,村民们只能摸黑夜行,给村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缺乏资金改善。为此,他记在心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乡亲们通上路灯。
今年春节,他利用返家探亲的机会,与巧坑村村两委负责人签订赞助路灯安装协议,他出资金,由村委会负责全面预算,提供路线布置设计及负责施工。为此,村委会三天内做好了测算和定位,把相关材料单交与程建军,总造价4万余元。
春节过后,程建军返回上海,安排业务员到江苏采购当前较为时尚的LED灯具及抗拉力YLV电缆,以求实事做实,确保质量。之后,又在最快的时间内,将这些采购的器材运回巧坑村。多年的外出打拼,让他养成了务实的作风。说好的事情,就尽快去落实。几乎是片刻都没有耽误,整个工程如期开工。
3月26日,经过20多天的紧张施工,巧坑村主干道路灯安装工程竣工。路灯亮了,巧坑村村民进出更便捷了。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希望通过这样的爱心回馈,带动更多的外出务工年轻人,对家乡多一分关爱,多一分回报。饮水思源,家乡是生养我们的地方,作为外面的游子,回报家乡,也是我们应该做的。”在程建军眼中,自己的这些善举,都是微不足道的。未来,他还希望能继续回报家乡,比如将村里一些抛荒的水田开发利用起来,引进项目,解决巧坑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等,为家乡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新闻推荐
□ 叶文娟晨刊讯 近日,五城镇村民郑某来到休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五城所:“油厂老板坑我30斤菜籽油,请你们主持公道。”郑某称,2009年,其将自家种植的油菜籽和五城某油厂置换了1...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