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冯劼
作为安徽山泉流水养鱼之乡,休宁县板桥乡近年来大力发展渔业经济,依托当地独特的地貌资源和优质的水环境,尝试“三维”立体养殖模式,利用鱼塘水面和空间套种“草鱼+石斑鱼+猕猴桃”,实现多种途径增收。板桥乡党委书记汪佩玲介绍,该乡结合徐源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新型养殖方式,优势在于充分利用鱼塘水面价值,同时也把空间价值利用起来,估算每年每口塘能增收9000元以上。
近年来,板桥乡在对徐源村村口进行大型鱼雕、巨型刻字碑、水轮车、停车场、科技示范鱼塘、水口健身广场和泉水鱼体验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对全乡的古鱼塘、48年草鱼王、37年的鲤鱼进行挂牌重点保护;对6处连片鱼塘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进行划片保护;在条件较成熟的村组,通过山泉引水整村推进房前屋后养鱼。为实现产销一体化,该乡又引入销售公司,免费派送带标鱼苗,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打造板桥品牌,确保其外销的品质。
徐源村从2013年开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2015年成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如今,慕名来品尝冷水鱼的游客络绎不绝,带动了当地的渔产业发展。一些原本在外地务工的养殖户返乡开起了农家乐,品尝泉水鱼,攀爬古驿道,农旅结合,成为当地经济的一大亮点。徐源村民胡成九告诉记者,他家的农家乐在黄金周和小长假时,每天接待近200人,除了本地市民,还有不少江浙沪的自驾游客人,还有旅游团队。
据统计,2013年以来该乡接待来自周边省市以及省内游客达到5万余人次。目前单口鱼塘的经济收入达3000元至4000元。“十三五”期间,该乡将力争让单口鱼塘的年收入提升到万元以上,鱼塘数量达3000口。
新闻推荐
近日,游客在休宁县万安镇钟塘村油菜花田里嬉戏。连日来,休宁县境内的10万亩油菜花如约绽放,黄色的花海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让前来赏花的游客连呼过瘾。程国伟 江想容/摄...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