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国际妇女节。这一天,本刊“帮帮忙”组织的20位“城市妈妈”走进休宁县汊口中心小学,与那里的留守娃一起度过了一个终身难忘的节日。
□ 记者 钟伟 樊成柱 王玲琳
A
泪水中,思念让人心疼
“做父母的为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选择背井离乡;然而,物质可以创造,生活可以更好,但孩子们与父母间缺失的情感交流却无可替代……”这是活动开始,“城市妈妈”陈爱芳的一段真情告白。没想到,简单的几句话,却触碰到孩子们的内心。只见20名留守娃因为思念父母瞬间红了眼,有的还放声大哭起来,这让坐在她们身旁的“城市妈妈”很是心疼,不少“妈妈”也跟着孩子流下了眼泪。
“我的孩子生活在城市,父母时刻陪在身边,比起这里的孩子,他们该多幸福?”一位“城市妈妈”感慨道。还有一位“妈妈”说:“我小时也是留守儿童,孩子对父母的深深思念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所以我在结婚时就暗暗发誓,一定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这是做母亲的责任。”
“城市妈妈”的心里话,让同汊口中心小学教师曾小欣感触颇深。“农村父母也疼爱子女,但为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他们不得不离开家乡,暂时抛下孩子,这种忍痛的割舍也是因为爱。”曾小欣告诉记者,每年寒假结束,新学期的第一周,孩子们总是表现出失落、不说话、发呆等。曾小欣说,不管是孩子们内向自卑的性格,还是他们想念父母时的眼泪,让作为老师的她感到心疼。
B
笑声中,温情让人感怀
为让孩子和“城市妈妈”尽快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现场决定组织“击鼓传花”互动小游戏。在经过短暂交流后,“城市妈妈”和孩子们很快默契起来。几轮游戏下来,“城市妈妈”不仅与结对的孩子唱起了欢快的儿歌,跳起了韵律操,还一起背诵耳熟能详的古诗。现场气氛很快变得欢乐起来,笑声不断。
这群孩子虽然缺少父母的陪伴,但在学校和社会的关爱下,他们茁壮成长。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质朴乐观的情感表达,让在场的“城市妈妈”感到欣慰。
“大家好,我是程梦馨,来自六年级1班。和很多同学一样,我有一个特殊的称号,叫‘留守娃\’。曾有多少次,想拉着爸妈的手去看看城市的繁华;曾有多少次,想依偎在父母身边,问问世界有多大;但是,我们不能像城市孩子一样围在父母身边撒娇,玩耍。因为我们心中都知道,我们是农村的留守娃,我们必须坚强独立,才不让外出务工的爸爸妈妈担心……”
代表留守儿童发言的小女孩程梦馨热爱拉丁舞,校方介绍说,这个女孩非常优秀,曾参加全国多地的拉丁舞表演和赛事,先后获得华东地区团体赛第三名、黄山市公开赛第一名、滁州市全国锦标赛双人第二名等好成绩。发言后,程梦馨的一段拉丁舞表演,赢得“城市妈妈”热烈的掌声。
一位留守娃说,虽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但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独,因为身边有无数叔叔阿姨们的关心爱护,还有学校老师的照顾和关爱,“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能说自己不是幸福的,不是快乐的吗?”
C
往前行,愿为梦想插翅
当天的活动虽然很短暂,却给在场所有“妈妈”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感谢黄山晨刊帮帮忙志愿服务队,将我们聚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度过别样的节日。”爱心妈妈方流云家住徽州区岩寺,为了参加活动她一大早就冒雨从徽州区乡下的家辗转来到屯溪。
汪莉婷是活动支持方——黄山清心瑜伽的一名专职教练,当天给“妈妈”们送上节日礼物和瑜伽课程后,原本可以提前返回,但她选择了留下,并主动要求参与接下来的活动。她说,会将当天的活动传递给身边朋友,让更多人加入到爱心行列。
活动结束后,很多“城市妈妈”在临时组建的微信群表示,希望能为留守娃健康成长奉献自己的力量。例如在走进学校食堂时,身为屯溪区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的文青婷就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食堂提出建议,以确保孩子们饮食健康。当得知学校有些孩子寄宿时,文青婷又来到学生宿舍,针对季节性流感和常见疾病,提出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措施。
记者了解到,尽管多方支持和努力,汊口中心小学已有了不错的硬件条件。但该校270多名学生(不包括学前班和教学点),只有一名英语老师,要负责教三到六年级的英语课程,每个年级每周只能安排两节课。“这怎么够呢?如果缺老师的话,我可以帮忙!”听到这里,“城市妈妈”王美玲打断了校长的话。原来,王美玲是一名英语老师,在屯溪创办了教育培训学校专门从事英语教学,她表示,愿意每周抽出时间到汊口中心小学义务教学。随后,王美玲给校方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并说:“只要学校有需要,尽管给我打电话,再忙我也能抽出时间来。”
不止一位“城市妈妈”表示,今后不仅要多多联系孩子,带结对孩子到屯溪玩,关心他的成长,更要动员身边的朋友来,与这里的其他留守儿童结对。
新闻推荐
风,轻轻地吹,吹起小船。小船在湖水中起航。把我送到了十岁。雨,沙沙地下,唤醒小路。我在成长的小路上散步。我走到了十岁。风筝,慢慢地飘,赶去烦恼。在...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