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永强
太阳刚爬上高岗山,薄薄的金光均匀地撒播开来,北边的金佛山、松萝山稳稳当当的,被镀上一层金边。园子里,那些浓密的树影仿佛还未醒过来,鸟雀按捺不住性子,七嘴八舌地开起了晨会。坐隐先生拄着黎杖,已经在门口站了好一会,脸上的欣悦表情依然还在。仆人们抿嘴偷笑,南京来的客人,哪能这么早就到呢?
这是万历三十六年(1608)的一个秋天,徽州著名的乡贤、剧作家汪廷讷在自家的环翠堂前等候一个重要的客人。汪廷讷,(1573—1619),字昌朝,一字无为,自号坐隐先生,是一位有着隐士情怀的读书人和写作者。
408年后,一个初夏的晴日,我和休宁县地志办主任汪顺生陪北京回来的吴浩走访万安汪村。吴浩是休宁海阳人,曾以吴子桐为笔名,写成《徽州少年歌》一书,他有着浓烈的徽州情结。如今,这位北大才子已经转型为青年徽州学人,每年都踏实地为发扬徽州文化做些实事。
车子开到村口,发现除了时空变幻,地貌也有惊人的挪移。汪村的环翠堂自然早就不见了踪影,北边已是黄山市经济开发区的地盘,连同村庄本身,去年已划入屯溪区。黄山高铁站就在附近,要是归隐先生那位尊贵的客人现在前来,乘坐高铁倒是便捷快速——我们笑着说。
村庄安静,村口寂然,我们沿着水田,走到一处小小的山水环绕之处。汪顺生经过考察,认定这是一处人工修筑的水系,是汪廷讷精心打造的阴阳八卦山水图景。前几日下了暴雨,现在,小河里流动的是红色的水流,水边的草木蓬蓬勃勃,浑然忘却了短促的自己,在无人关注的世界,热烈地盛开。顺生向吴浩介绍着这一处的奥秘和玄机,身旁,初夏花草的香味汹涌而来,一瞬间竟让人有迷离之感,我抬起头,看到高处的树叶晶亮而翠绿……
晌午时分,客人终于到了,汪廷讷迎上前去,高声唤道:“海若先生,别来无恙乎?”——来人便是海内闻名的戏剧大家汤显祖,陪同前来的是程伯书。三人在门口作揖问候,脸上分明漾着欢喜。汪廷讷搀着汤显祖的手臂,大步跨入了环翠堂的大门。从明万历二十八年到三十年,汪廷讷潜心干了一件大事,就是在家乡汪村修了一座园子。这位早年以经营盐业致富,由贡生授南京盐运使及宁波府同知等职的休宁人,在官场炙手可热,却不恋仕途,对戏剧情有独钟。他博学能文,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作品,讽刺喜剧《狮吼记》、杂剧《广陵月》、《种玉记》、《彩舟记》等在业内颇受好评。汪廷讷已经在虚拟的世界营造了广阔的人生,他觉得还应该在现实的世界里安顿好自己的灵魂,于是,环翠堂花园应运而生。这座梦幻之园主体为归隐园,规模浩大,却又精巧华美,园内亭台楼阁、假山池沼交错,小桥流水、曲径回廊相通,花草树木、蟠根藤萝相缀。汪廷讷是一位围棋高手,花园的布局设计也同下棋一般,走一步看三步,步步为营,浑然天成。园内昌公湖和百鹤楼犹如棋盘上的两只眼,清澄的湖泊和高妙的楼阁,让环翠堂充满生命活力和艺术灵气。车子开到村庄那端,下车走了百十米,眼前一亮:一处秀雅的湖泊静静地呈现眼前,这就是著名的昌公湖。昌公湖以汪廷讷之字昌朝命名,湖泊细长似上弦月,四围绿树,观之便让人心旷神怡。我们沿着湖边的小道漫步,树林里清幽安静,一头牛立在树荫下,用温顺的眼神观望我们;几只鸡优雅地在草丛踱步,丝毫不理会我们这些外来者;村里的狗吠声倒是传来了,让此刻的正午时光充满烟火气息。想象这条小径汪廷讷也曾带客人走过,一路鸡犬相闻,他与客人之间也定有会心的谈笑。突然间,身边的灌木丛中飞出一只体型硕大的野鸡,一声鸣叫,拍打着翅膀,掠过湖面奋力飞起……三人相视大笑。
第二天,汤显祖和主人汪廷讷在百鹤楼下纹枰手谈,云子清脆地碰击着盘面,阵阵白鹤的鸣叫声传来。汤显祖抬起头,发现数十只白鹤旋空而下,对舞阶前,舞姿是那般优美,有两只白鹤还舞到了棋桌旁,用翅膀扇起他们的衣袂。坐隐先生起身以长袖轻拂,白鹤才鸣叫着散开。汤显祖看呆了,不禁叹道:妙啊!
其实,这一趟休宁之旅,对汤显祖来说,是有着疗伤的期待的。在完成了千古名剧《牡丹亭》之后,汤显祖的命运发生了许多惨痛的变故,先是23岁的长子士遽带病应试,客死南京;接着他又被吏部以“浮躁”革职除名;接下来的两年间,挚友李挚和达观禅师先后被害,死于北京狱中……这一连串的磨难,使得59岁的汤显祖万念俱灰,但从他步入环翠堂的第一步起,他觉得自己真的又回来了。后来,他在《坐乩笔记》中说:“抵达海阳,果见环翠之堂、百鹤之楼、昌公之湖,芝房菌阁、露榭风亭,美不胜收。”更何况,这里的主人和他惺惺相惜,在如画的园子里,他们把酒临风,吟诗赋词,抚琴对弈,纵谈古今,何等快慰!两位晚明的文化人在徽州的山水里找到了知音。从连句诗中可以读到他们的心情:杰阁中天起(汤),横波大地流(汪)。旋题山月映(程),飞阶海云留(汤)。水际成高市(汪),江关镇帝州(程)。人烟槛外合(汤),帆影席间收(汪)。红日明津树(程),清风满画楼(汤)。登临多感慨(汪),一局而悠游(程)。
汤显祖在环翠堂一待数日,乐而忘返,后经程伯书提醒,才作返程。性情中人汪廷讷,居然率性地随他们一起出游,经芜湖赴南京,一路吟诗联句,抒发心志,留下了一段佳话。显然,汤显祖的感慨更多,那首著名的五言诗句就明白不过地袒露了他的心迹:“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八年后,即万历四十四年(1616),汤显祖离世。而此时,汪廷讷撇下环翠堂,“豁尔顿悟”,遁入了空门。汤显祖的去世带给他的一定是人生的虚空和悲哀,枯寂的禅院也会传来白鹤的鸣叫,但没有先生的相伴,这叫声是如此的孤独。环翠堂没有了主人,一如寂寞的时光渐渐模糊。所幸汪廷讷离去之时,还为我们留下了精美无比的《环翠堂园景图》版画,展开这幅画,又是另一个文化话题了。结束了昌公湖的游览,我们转到了村中。汪村的大部分农舍沿山而建,坡地上层层叠叠,和别的村子不同,房子边上是清幽的古树林和茂密的竹林,小道上随处可见残缺的石碑,这点滴的历史碎片是在告诉我们,这里曾有过的奢华过往。突然晴空里有巨大的日晕,后来微信的朋友圈里疯发了日晕的照片。那一刻,巨大的日晕悬在村庄的上空,也许是为汪廷讷和汤显祖的相知相遇,为这一段徽州往事,涂抹最炫目的色彩。
新闻推荐
孔晓宏赴祁门休宁歙县检查防汛抗灾工作时强调坚决打赢防汛救灾攻坚战
本报讯 记者祁俊报道 7月5日至6日,市长孔晓宏先后赴祁门县、休宁县、歙县检查防汛抗灾工作,要求全力抗灾自救,加快基础设施修复,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副市...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