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红兴 文/摄
前些天在浙岭脚下的休宁县板桥乡沂川村发现了块禁碑,内容有关罚戏封山的。沂川离我住地不远,遂产生一探之愿。
徽州是森林的故乡,满眼皆绿,森林是村庄的容颜和财富,因此,徽州人特别重视水口林的保护,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树,在乡村比比皆是,成为今日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徽州人看来,水口林是一座村庄的封面,它主宰着村庄兴衰成败之运,子孙衍发,故“千年之土,不动一抔;千年古木,不动一枝”成古训。
古代徽州,山高皇帝远,交通不发达,官府对乡村的直接统治鞭长莫及,村庄的治理主要靠宗族自治。像护林禁山这档事,平日主要靠乡规民约约束,往往众人商议,族长立规。
沂川村的里水口,一弯溪水从铜钉尖流出,流水淙淙,古树参天,风景如画,令人叹绝。几个村民正在忙着修建鱼塘,6口,400多平方。这几年,板桥乡作为安徽有名的山泉流水养鱼之乡,大力发展泉水鱼养殖,致富了一方百姓,村民修建鱼塘的热情高涨。这碑就是在修鱼塘的时候发现的,发现古碑的汪师傅正在现场,修复鱼塘工程就是他承包的。他说,那天上午,他正开着挖掘机在挖鱼塘,这一带原是个古庙,青石比较多,他挖的时候比较小心,对有字的青石就比较留意。挖到这块碑时,开始是反面,没有在意,等翻过面时,发现有几个大字,他立马就停了下来,将其小心翼翼地放到了一边。等中午停下休息时,他再用清水洗了洗,“立山养石碑记”六个大字就凸显出来了。底下是密密麻麻的小字,他看了看,半懂不懂的。后来,他把这事告诉了村委会,村里非常重视,要把这块碑保护起来,村书记表示等鱼塘全部建成后,就把碑立在水口的鱼塘边,以供世人永久瞻仰。古碑的发现真得感谢汪师傅这样的乡村文化有心人。
碑静静地躺在鱼塘边,这块碑长约1.6米,宽约0.6米,厚约0.2米。碑的品相总体较好,字迹清楚,只有边上少数字略有残损,但还是可以依稀可辨。在烈日的照射下,我趴在碑上仔细辨认,一字一字地考证,大体读出了碑文内容,碑文如下:
《立山养石碑记》:本村水口当立有年。向因无知之辈盗窃几废,殊可痛恨。今集众议,演戏一台,通知申行:严禁树木柴薪,日后毋许攀枝摘叶,及风蠹折损者,并在山石头,河滩浮石,一概不得私取。凡同居村内人等,凛遵谨守。如侵犯者,罚戏一台外,仍罚银一两入众。知风报者,赏银五钱。倘徇庇者,罚也如之。时强执拗者,通众公呈理治。落款是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岁三月 王廷元、吴启泰仝立。
细读这块时隔300多年的古碑,可以看出,立此碑的目的是针对当时部分村民存在偷盗古树随意取山石之风而立的。沂川村是个王姓为主的古村落,碑由王姓和吴姓两大族长共同订立,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他们制定的乡规民约非常严厉。严禁砍伐树木柴薪,连攀枝摘叶也不允许,即使是风蠹折损者也不许私取,同时还包括了山上的石头以及河滩浮石,可以看出这个乡规制定是经过认真斟酌的,不仅护林而且封山养石,防止人们打擦边球。它的惩罚手段,不仅是针对盗伐者的,罚戏一台,另加罚银一两,还包括对徇私包庇者也给予惩罚,罚银五钱。这样大家就能互相监督,互相制约,而对于知风报者,给予了五钱的赏银。这样就能做到赏罚分明,好人好报,使全村男女老少争相护林之习蔚然成风。
以罚戏的形式来惩罚,既有其严厉性,又颇具人性化。在古代,在乡村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演戏,人们喜闻乐见,锣鼓一响,脚板发痒。戏文里那些古老的故事,比如《目连救母》之类的,尽管内容丰富多彩,总体上都是劝人尽孝行善止恶,彰显礼义廉耻之风,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当时,一台戏的演出价格不菲,据了解,在那时演一台戏大约需要3至5两白银,而一个普通劳动者一个月只能赚得1两白银的报酬。演一台戏,需要搭上一个人3到5个月的工钱,再另加1两,也就是说需要半年的工钱,这样的惩罚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对于那些蛮不讲理的盗窃之徒,那就对不起了,呈报官府,依法论处。
惩罚不是目的,罚戏的目的是制造舆论氛围,形成一种人人喊打的气势。可以说罚戏既教育了偷盗者,同时也对全体村民起到一种很好的宣传作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徽州封山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打锣封山、杀猪封山,更有血淋淋的“杀子禁山”,其实质都是一样的。
今天,许多人来到徽州故里,往往都会对徽州水口林的保护完好赞不绝口,其实这背后都包含了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是古代徽州人对生态精心呵护的结果。
据当地村民说,这块碑一直立在水口,只是在文革期间,破四旧,被人推倒,湮没在废墟中了。这些古碑所记载的乡规民约,甚至是族规家训,对于我们今天社会的乡村治理是很有启发的。对乡村的治理,不光光是靠法律,还需要全体村民共同参与,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比如我就见过不少村庄的古代“放生碑”,立在村庄的河畔或水口,严禁人们随意偷盗捕取鱼类。
前不久,厦门大学民间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郑振满教授恰好来田野调查,我特地带他去看这块古碑,郑教授仔细读了古碑,非常兴奋,连说“难得、难得!这就是最好的乡规民约”。对徽州古碑刻研究经年的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馆长陈琪先生介绍,徽州罚戏封山的古碑从目前发现来看,主要在祁门与婺源两县,其他区县较少。沂川村历史上是婺源县浙源乡管辖,解放后才划到休宁。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古人尚且懂得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的重要意义,我们今天要做得更好。古为今用,永续利用,这是沂川封山古碑重见天日的历史价值,值得今人借鉴并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绩溪讯(胡建昌 李文龙)近日,两名男子在绩溪城区“唱双簧”,以钻石戒指为饵设骗局,一老太因贪小便宜险些上当,关键时刻民警现身,揭穿了骗子的伎俩...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