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竹深处,烟雨有郑湾。
这里山川秀色,这里竹海茫茫,这里茶园荡荡。这是休宁县榆村乡一个小山村——郑湾村的真实写照。
郑湾村,从屯溪市区坐公交可直达,自驾车只需20分钟;一条郑湾岭,把郑湾与市区隔在了两边,这边是丘陵山区,那边是河谷平原。这里乡音两分,当地音一半,安庆音一半。这里是徽开古道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市质监局等单位对口帮扶的市级贫困村。
这里有这么好的资源优势,有这么好的区域条件,群众如何才能富裕起来?当了6年村委会主任、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程世龙给出了答案:铺就脱贫路,致富一起走。
村民朱发兵坐在家门口,一边拿着手机用WIFI看电视剧,一边和笔者闲聊,“现在路好了,都是水泥路到市区,把笋、茶带到市区去卖,也能挣点钱。闲暇时贩点野生猕猴桃、金英子,收入也不少。季节上有什么,我就卖什么,反正比以前路不好的日子强多了。”春笋春茶时,下坑组村民朱发兵每天凌晨骑着三轮电动车,把前一天收购的黄泥笋、鲜毛峰等土特产带到市区去卖。“这个房子是前几年存了点钱重新盖的。”望着自家的房子,朱发兵很自豪。他对修路的前后对照感触很深。谈起路,同属安庆人的村支委郑八斤深有同感:“这几年,主坑、下坑、养竹坑、姚家、响亭、莲塘庙等好多山坞路都进行了拓宽硬化,基本实现了100%车能进组、90%路到门口的目标。村民家有多少钱我不知道,但谁家房子重新盖了,我晓得。”“路好了,我也把菜卖到这条源里,反正每天基本卖光回家。”正在给村民称菜的程水平对笔者说。菜贩子程水平每天都会骑着三轮车把新鲜的肉菜送到郑湾的各个村组。
“家里的这点山场有老婆在家做就够了,我和儿子在外找点活干。”目前,朱新南和儿子在杭州开出租车。郑湾村在杭州建了流动党支部。支部平时是党员的学习平台,更是为村民寻找工作的载体。自2015年成立以来,为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一个人有了稳定工作,一家人吃喝用度基本就不愁了。”朱新南如是说。据了解,该村目前在外从事出租车、旅游接待、务工等行业的占三分之一人口左右,特别是架子工、钢筋工、水泥工等更是形成了行业连锁。
近年来,郑湾村成立了村投公司,建成了村民服务中心、农民文化广场和业余党校,修了6条村组道路,安装了40套太阳能路灯,新建桥梁2座、停车场4个,建立了100亩香榧基地、100亩油茶基地,泉水鱼养殖中心一期工程今年3月竣工,二期工程拟投入25万元,目前已完成征地,即将开工建设,2015年村集体经营性收益完成5.8万元。望着村头的农民文化广场,还有14个月任期届满的榆村乡挂职党委副书记、郑湾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金灿灿很感慨:“一晃就快两年了,郑湾的脱贫路很坚实。贫困村出列就在眼前,但村民的期望尚很殷切,村里依旧任重道远!你们忙,我再去低保户汪排进家看看去。”
·朱国庆·
新闻推荐
时近岁末,年初政府承诺的各项民生工程进展如何?本刊记者来到一个个受惠群众身边,聆听他们与民生工程不得不说的故事。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助、老有所养……一个个生动故事,一项项惠民政策,深入...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