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家的房子做好了,儿子也考上了大学,真是双喜临门,我的心里很是高兴啊!”歙县岔口镇源口地质灾害搬迁安置户方秀娟高兴地告诉记者。
从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公路奔波近一个小时,来到源口安置点,这里住着从省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白石库搬迁过来的69户、240多人。远远望去,一片不大的土地上,矗立着几排徽式建筑。沿着一条干净、笔直的水泥路,走到尽头,来到安置户方锦祥的家里。
“以前住的条件虽然还好,但地基有些松动,村子后面山上还有一块大石头,所以一到下雨天,心里就很害怕,觉都睡不好。去年4月底搬过来以后,再也不用担惊受怕。”方锦祥说。“这里不仅环境好,交通也方便,买个东西都比以前近多了,更重要的是更安全了!”
岔口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县里到镇里都十分重视地质灾害点群众的安全和生活,安置点选址上也充分考虑到方便群众生活,最重要的还是安全。源口安置点是把一处小山坡推平,造出了18亩地,投资400多万元建成的。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修一座通往安置点对岸的桥,方便群众放养牲畜。
“以前在山上住,地不平,小孩子容易跌倒,都没法放手。现在在这,大人们可以做自己的事了,哈哈!”72岁的朱厚森老人抱着小孙子乐呵呵地说。
没有说教,没有宣讲,让人感动和震撼的是,所有接受采访的人都不觉地发出了同一个声音:“感谢党和政府!”
·陈洪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李学军“今年茧价不错,一担均价能有一千四五百元。”方富生一边拨弄着火盆一边说:“天气凉了,得加温保暖。”蚕房里,四个木架上齐齐整整地垒着40个大匾,密密匝匝的蚕儿昂...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