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8日,歙县岔口镇联成蚕桑专业合作社大院内,蚕户社员们欢声笑语,排队领取今年投售鲜茧的返利补贴。
岔口镇很早便有植桑养蚕的传统。长期以来,养蚕户分布广、居住散、交通不便、出售难的困境一直制约着蚕桑产业的发展,蚕户在技术和蚕茧销售方面原地踏步,难以增产增收。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蚕户只好将蚕茧卖给进山收购的商贩。当时,在岔口镇及周边乡镇都存在着“三快一贱”的收购方式,即采摘快、收购快、掉价快、尾茧贱。商贩往往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一季茧的收购,收了就走,蚕户们被迫提前全部采茧,效益得不到真正实现。
2008年3月,岔口镇成立歙县联成蚕桑专业合作社,集蚕桑生产、蚕茧收购、加工、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该社与歙县金凤凰茧丝绸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起稳固的销售渠道,践行“公司十合作社十蚕户”的运作模式,与人社蚕户订立蚕茧收购合同,社员将所产蚕茧销售给合作社,合作社依行情收购并实行800元/50公斤的保底价收购,在年终时,社员们可凭借合作社开具的蚕茧收购发票享受每50公斤40元的返利补贴。3年来,合作社共发放返利补贴65000元。
截至2010年底,合作社社员从起初的20余户增长到373户,所辖蚕桑基地面积达到1000余亩,社员户均收人近万元,有力地带动老区蚕户增收,促进了岔口镇及周边乡镇蚕桑产业的发展。·吴灿·
新闻推荐
1月18日,歙县雄村乡义成村村民自发组织跳钟馗庆丰收,为村民纳福。为吸引游客,徽州民俗跳钟馗已成为一大旅游亮点。特约摄影 吴建平...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