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昔日的问题村,如今变成了和谐村,群众对村两委干部能有这样高的满意率,实属不易。”联系歙县杞梓里镇苏村工作的镇政府干部洪某笑着说。
“在路灯电费管理上,各片电费结余多少我通报一下:1-3组还结余3961.6元……今年到目前,我村集体财务总共还结余54355.52元。”2010年12月14日,在苏村村委会会议室,村委会主任汪某正在“三票评议”的大会上进行述职述廉。
为了把村级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真正放在“阳光”下操作。2009年,杞梓里镇把苏村作为试点样板村,抽调纪检、农经、财政、民政等部门干部组成“三资”清理工作小组,清理核实苏村的“三资”情况。在清理过程中,他们走村串户,宣传动员,发放资料,组织培训,严格按照“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这六道程序,对村集体的“三资”情况进行逐笔逐项、认真细致地清理,并分门别类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资源管理台账等。在实施过程中,镇政府还吸收苏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部分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全程参与“三资”的清理,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在村里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的内容更广泛了,村里的大事小情也更公开透明了,这种方法好。”作为普通群众,能够当选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方某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阳光村务工程”建设的重要载体,苏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严格按法定程序经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同时认真做好建章立制等工作,使村务监督真正实现有章可依,按章理事,规范运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对村干部权利运行的监督制约体系,确保村级公共权力阳光规范运行。
同时,该村按照“健全制度、统一流程、规范操作、民主公开”四项要求,大力推行村务流程化管理。村里重大事务的决策坚决实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即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以及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确保村级重大事务决策规范公开透明。
“‘阳光村务\’架起干群‘连心桥\’,村务、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更加透明,不仅给村民一本‘明白账\’,而且也还了村干部的清白,群众对村干部的猜疑消除了,干群关系也更加密切了。”谈及“阳光村务工程”建设,村委会主任汪某深有感触。·庄少华·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月11日,歙县举行了今年首次保障性住房抽签仪式,79户城镇低收入和困难家庭圆了住房梦想。 春节临近,歙县为城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准备了86套经济适用房,这批...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