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歙县北岸镇金竹村地质灾害点。村里的第三、四、六三个村民组是市级地质灾害点,由于连续降雨,水土饱和,这里很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当记者赶到时,灾害点的村民已全部转移安置,其中22户55位村民被就近安置到金竹小学的闲置教室。
“这里非常安全,政府把我们照顾得很好,我们到这里很放心。”被转移安置的村民胡玉娟告诉记者,“这里被子、凉席、热水、蚊香、方便面都有,生活有保障了。”在金竹小学,记者看到,床铺已经搭好,上面放着统一发放的被子、凉席等,电水壶正烧着热水,安置的村民中老人、小孩居多,大家正坐在一起聊天。89岁的老奶奶朱兰芳安静地坐在床上,看到我们,她赶紧凑过来说,她是镇里的干部把她从家里背下来的,因为不习惯吃方便面,村书记胡子正每一顿都专门给她送来稀饭和面条。在这个安置点附近,许多乡邻都自发地为避灾的村民们送来热饭菜。
进村的路上,湍急的洪水冲刷着高高低低的石板路,道路两边的墙面上用红色的箭头标注着撤离路线,裂开的墙体已经装上警报器,滑坡隐患的地方也已插上警示牌。村里的4个监测点,都有专人24小时监测,每两个小时会将监测结果上报一次。北岸镇国土员陈立明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连续几天都没有合眼了,除对地质灾害点的不间断监测,他们还要到每家每户巡逻检查,确保灾害隐患早发现,村民的生命和财产不受到威胁。
6月14日,北岸镇调集十余名乡镇干部帮助金竹村地质灾害点村民转移安置。据北岸镇常务副镇长张清峰介绍,当日,他们冒着大雨挨家挨户排查、劝导、帮助村民转移,虽然灾害隐患点村民家距离安置点只有300多米,但这条高高低低的狭窄的石板路,他们来来回回不知跑多少趟了。“现在,镇里和村两委的近30名干部每天坚守在地质灾害点,日夜轮流值班,村民们可以放心睡个安稳觉。”
·袁玉灵 胡小燕·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连日来,歙县交通部门周密部署,迅速行动,全力排险抢通,有力保障了公路通行。 歙县接连不断遭受大暴雨袭击,引发大面积山体滑坡、驳岸倒塌、路面冲毁、涵洞淤塞、道路...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