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父亲以后做事公平点,不要偏心。我给钱并不代表我妥协。”范某日前到歙县法院交纳赡养费时,这样对执行法官说。范某因此受到了执行法官的训诫:“父母养你成人,你就得依照法律规定,对父母履行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这里只有服从与遵守,因为赡养父母不存在附带其他任何条件。”
今年42岁的范某,排行老三,父母分别为72岁和80岁。1995年3月,范某与两个哥哥就分家析产达成协议,并就父母的生活费、医疗费进行了协商,村民组组长对协议事宜进行了见证。翌年9月,三兄弟在原分家协议基础上进行了内容调整,增加每人每年给付父母稻谷493斤。然而,自1996年来,范某一直未履行赡养协议。去年底,老人来到歙县法院打起了赡养官司,请求法院判令范某按约给付柴米油盐,让二老对范某的新房享有居住权。
歙县法院依法作出了老人胜诉的判决。进入执行程序后,法官多次联系范某谈心,希望促成双方真正和解。“我并不是不尽赡养义务,我们兄弟3个,我承担1/3,那是应该的,但我就是不甘心。我要父亲把分田地的事情说清楚,然后再说赡养的事。”范某为18年前分家不公耿耿于怀。“你好好想想,父母含辛茹苦供你吃穿、供你念书、,他们向你提过条件吗?” 执行法官严厉地说,“法院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现在不是你寻找理由的时候,而是好好考虑如来履行义务的时候。”范某低下了头。 叶国强 姚生
新闻推荐
谁凭空拉走两车皮玉米从东北发来的两火车皮玉米运达黄山一个国家粮食储备库后,领货人无需领货凭证,仅靠“熟脸”就拉走140吨玉米转手卖掉。发货的农民心急如焚从黑龙江
从东北发来的两火车皮玉米运达黄山一个国家粮食储备库后,领货人无需领货凭证,仅靠“熟脸”就拉走140吨玉米转手卖掉。发货的农民心急如焚从黑龙江赶来查找,交涉两年无果,向法院提起诉讼,终于讨回巨额...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