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谱写城市和谐的交响曲——喜迎新中国成立65周年系列报道之济南社会管理篇

来源:济南日报 2014-09-28 01:3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彬

历史,总是在回望中意味深长;城市,总能在回顾中汲取力量。

1949年到2014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5年里,蕴含着怎样的醇厚与绵长?饱含着怎样的精彩与华丽?透视出怎样的期盼与梦想?

天下和,民心安。

13亿多人口,社会变革广泛深刻,新老问题相互交错,多种矛盾纠纷叠加……我国社会管理任务之重、挑战之大、难度之高,世所罕见。攻坚克难,转型中国发出响亮的声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让社会环境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沐浴着祖国母亲的荣光,沿海大省的省会济南不断绽放出城市的活力与魅力,700万泉城儿女尽情挥洒着激情与智慧。一个甲子多的时光里,济南治市理政的新高度在刷新,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在奠定,“泉城号”巨轮注入了强劲持久的动力。

如果说65年的发展,济南谱就了一曲壮美的乐章,那么百姓持续增强的幸福感就如同美妙的变奏,紧扣着以人为本的鲜明主题。

如果说65年的进步,济南不断演绎着社会变革的演进逻辑,那么由“管理”到“服务”转变的过程就如同深刻的质变,探索出一条和谐发展的崛起之路。

如果说65年的探索,济南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华丽史章,那么由政府“大包大揽型”到“多元共治”的格局就如同精彩的片断,蕴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突破。

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济南65年点点滴滴的积累,汇成奔腾的江河。这是一条历史之河,留下前人艰辛探索的脚步;这是一条未来之河,给予后人深刻的启迪。一座城市,只有当它的人们获得了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才可以真正称为现代化的城市。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济南65年的探索,始终把民生作为头等大事,城市因此更加温暖。

昔日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让新中国的起步多了几分艰难与曲折。当年轮划过65,一个个生动甚至让人震惊的巨变不断在包括济南在内的神州大地上轮番上演——

65年前,吃饱饭是很多人需要为之努力的事情,甚至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万元户”还是众人羡慕的对象;如今,济南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648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248元,大家不仅能吃饱饭,而且可以吃得很好。

65年前,上得起学是很多人的梦想,读大学更是少数人才能拥有的“奢侈品”;如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职业教育长足进步……65年来,济南教育一路高歌猛进,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变革、大跨越,为济南积蓄了支撑发展的人才动力。

65年前,城镇居民住房要按计划分配,普通城镇居民只能“蜗居”于低矮的平房中。如今,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济南住房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连进城务工人员也能住上新楼房。

65年前,社会保障,人们听都没听说过;65年后,生老病死,人生的每个环节都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安全感”,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在不断完善。

65年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稳定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如今,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畅通,“大调解”体系建立,平安济南成了品牌。

……

数字的背后,又饱含着多少充满温情的百姓故事。或许,只有生活在这里的人才能给出最完整的回答。

2013年,济南市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启用,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的村民姜逢滨来到这里学习电工技能。参加完培训后,姜逢滨就可以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可以找到更加体面的工作。

这一年,有过4次下岗上岗经历的单身母亲宋宜群,在市属国有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代表报告会暨帮扶解困动员会议上看到了再就业的希望,激动地落下了泪水。

同样是这一年,37岁的环卫工人罗金珍,从羊头峪附近1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搬进了二环北路磐苑新居的公租房新房里,感觉像做梦一样。

……

65年前积贫积弱的城市谈不上温暖,65年后繁荣发达的城市不会让任何人掉队。充满温情的民生故事透露出城市的温度,城市的温度折射出不断进步的执政理念。

人们还记得,2012年元旦刚过,新任市委书记王敏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庄严承诺:以群众为根本,以实践为标准。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每当到儿童福利院或者老年公寓,与那里的儿童和老人交谈时,这位城市的执政者为何眼里始终含着泪水。

人们也记得,承受着巨大发展压力的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鲁豫最看重的不是发展数据,而是有多少钱花在了民生上。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工作繁忙的市长,为何每每说起最关心的事时,总会提到河道治理与交通治理。

风雨砥砺,春华秋实。从困难国企帮扶解困和改革发展,到为农民工在济南安家,再到困难乡村扶贫解困;从棚户区、城中村、危旧简易楼房改造,到大明湖扩建改造、小清河综合治理,再到大力支持商河、平阴、长清、济阳发展,推动南部山区绿色发展、北部跨河发展……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关注现实、顺乎民意、贴近生活,无不彰显党和政府勇于担当、富民惠民的公仆情怀,都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自觉实践和生动体现。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泉城济南,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摒弃“管”字当头硬性思维,树立“服务”思想——济南65年的探索,实现了管理思想的革新,城市因此而更加和谐。

社区服务中心、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过去强调管理,现在注重服务,名称中的“服务”二字,折射出当下社会管理基本理念之变。

经过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恢复重建和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大建设、大发展之后,我们逐渐开始反思城市的和谐发展之路。

社会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理念重塑,让社会管理于无声处成为服务群众、温暖人心、凝聚民心的事业。

以往自上而下“命令—服从”式的社会管理方式,已与时代渐行渐远。

回眸社会管理领域的这场深刻变革,始终体现着“服务”的新理念。

这种变化,外来的务工人员感受深刻。来自济宁的瓜农贾师傅已经在济南卖瓜10余年了,刚开始时只能在城管的“围堵”中四处打游击,“最怕的就是城管来撵”;2010年济南市推出首张“西瓜地图”后,他开始在制锦市镇武街市场内应急西瓜销售点卖瓜,“有了固定地点,再也不用担心了”。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济南城管明确了城市管理的核心问题:为人民管理城市而不是为城市管理人民。从处置渣土乱倒时打破“教育、罚款”固定模式,主动上门为建设单位提供服务,到绘制出一张张“西瓜地图”“修车地图”“早点地图”和“买菜地图”……化堵为疏的“地图思路”在主动服务中实现了城市功能前所未有的优化。

这种变化,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沉浸其中。步入全市100多处“温暖人社”大厅,一个个细节更加令人感动:服务指南、老花镜、便民药箱等一应俱全;大厅工作人员正面带微笑,热情礼貌地接待前来办事的群众。作为整天与百姓打交道的职能部门,济南人社把“以服务民生为根本,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作为重要遵循,推行行政服务标准化,以群众为根本的服务理念让社会关系前所未有地和谐。

这样的管理创新,人们也许不会陌生: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公租房向外来务工人员开放;“积分管理”的积分入户模式将成为现实……

这样的姿态转变,人们也许屡见不鲜:“盲流”变身“新市民”,限制排斥变为平等对待,“不闻不问”转为“零距离服务”……

从单一运用行政手段管理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管理转变,从以强制、处罚为基本手段向注重采用说服、指导、协商、对话等维护相对人尊严的方式转变,社会管理的面孔早已不是冰冷的惊堂木。在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底色中,济南精细化管理、人性化的服务成为引人注目的一道亮色。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政府“放权”民间“接力”——济南65年的探索,通过多元共治,城市因此更有活力。

面对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曾经政府“大包大揽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效应递减,出现了许多政府管不到也管不了的问题。

释放社会组织正能量,成为65年来增强社会自治功能的重要方面——

给社会组织“松绑”、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下大力气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蔚成趋势。

不仅仅是被动的维稳,而应该是主动的服务;不仅仅是应急的办法,而应该是长效化的机制,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搞好社会管理。

回眸65年,这样的共识日新其景,这样的努力未曾停歇。

还记得,2007年10月30日一大早,从街头阅报栏里看到《济南日报》启动建言献策活动的消息,在泺口服装城经商的浙江客商魏女士第一个给济南日报编辑部打来电话,询问如何参与。那是怎样一种兴奋和期待?

还记得,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过程中,泉城街头飞舞起一群勤劳的“蜂群”——儿子高考不能陪读、缠着绷带带伤上阵、婚房装修一拖再拖……杆石桥街道春元里社区的工作人员把创卫当成头等大事,由此换来社区环境大变样,春元里小区2个月解决了30年的“老大难”。这样的身影,在全运会、十艺节、园博会、泉水节等重大活动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还记得,曾经我们遇到这样的尴尬:街道办事处职能“错位”、居委会职能“越位”、政府公共管理服务“不到位”;如今,全市143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管理网格化让群众更舒心。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和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完善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济南在科学发展、民生建设中发扬民主的有效途径,真正把民生工程办到群众心坎上,全市呈现出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天地交,而后能成化育之功;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随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升为党委和政府工程,重大决策之前问计于民,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并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空前高涨,多元治理的生动局面在泉城大地初步呈现。

回眸65年,济南在社会管理上的探索,有着正视现实、面向未来的勇气,有着凝聚智慧、上下求索的执著;展望未来,我们有着更大的挑战、更多的责任,有着更大的期待、全新的梦想。我们相信,泉城大地上必将响起更加幸福、更加和谐、更有活力的悦耳旋律。

新闻推荐

济南市发改委做好“加、减、乘、除”服务济南发展改革大局

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对我国各级发展改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全市经济综合部门,济南市发改委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注重把改进作风和促进能力提升结合起来,通过做好“加、减、乘、除”法,不断提升...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谱写城市和谐的交响曲——喜迎新中国成立65周年系列报道之济南社会管理篇)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