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中央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然而,一张好的法治蓝图如果被束之高阁或实施不力,蓝图将止于蓝图。“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是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务必要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只有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解决问题成为一种习惯,当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时,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在有法可依的问题总体解决之后,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更加紧迫。此次全会用“生命”来形容法律实施的重要性,把法律实施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反映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法律的效用取决于执行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仅要制定出法律,更要实施法律、遵守法律、落实法律,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明确政治保证、体制机制、工作布局和努力方向。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执行力体现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执政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执行力也是战斗力。当前,济南市正处在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都必须重视发挥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上迈出坚实步伐。全市各级党组织务必要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以好的作风抓好学习贯彻工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忌形式主义、搞花架子,努力把依法治国的要求落到实处。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3日讯(记者 陈加宝 刘晓明)冬季是事故易发期和多发期,气温骤降给油品生产、储运带来一定风险。为此,中石油济南销售分公司及时启动冬季安全生产方案,成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安全总监具体...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