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叫“全民健
身中心”,但里面的健身场所都是收费的,日前,开放不久的大众广场全民健身中心遭到市民质疑。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济南市各级全民健身中心室内场馆紧缺现象明显,历史欠账导致“免费后场所可能瘫痪”的尴尬局面。据知情人
士透露,济南拟强制要求新建
居民小区配建室内文体
场所。
5层大楼内房间多为办公室
12月25日上午,大众广场全民健身中心室外的几张乒乓球案,几位市民正在冒着严寒打球。此处共设有8张乒乓球案,东侧与其相邻的是一大一小两个篮球场地,南侧则装有几组健身器材。
从全民健身中心西门进入,可见门口处北侧墙壁上并排写着一家健身会所的名字和“市中区全民健身中心”两行字。该建筑共5层,一楼为市中区图书馆,2楼至4楼的房间中,3楼设有一家乒乓球俱乐部和一家跆拳道俱乐部,均为收费经营,其余房间大多不是健身运动场所,而是分布着市中区体育局、文化局等多家单位。
该建筑的5楼是一家健身会所。工作人员称,该会所于今年8月前后进驻,设有羽毛球、瑜伽、舞蹈等多种项目,价格最低的一年期年卡为1680元。羽毛球场地只对会员开放,成为会员的方式有办理健身年卡,或办理价格分别为1000元、2000元的羽毛球储值卡。
室内健身场所均收费
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初,伴随着大众广场综合改造,该全民健身中心动工。据当时媒体报道,室内健身中心位于广场东北角,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提供篮球、排球和多种健身运动空间场所;室外健身中心主要是在广场上依次增设篮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健身步道和健身器械等多项运动设施。
2012年8月,市中区体育局曾向媒体表示,大众广场全民健身中心将于当年9月底竣工,10月份对外开放。开放后市民可以到场馆内部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锻炼,场馆内部还有按照成本收费的健身房。但周边居民称,不知什么原因,该健身中心今年才开放。
“既然叫全民健身中心,就带有公益性质,可是为什么这里除了大量的办公室,就是经营性健身房?”大众广场上几位市民均认为,该健身中心为健身、运动设置的场所过少,而且未体现出“面向全民”的公益性质。市民涂先生认为,至少应该像济南市全民健身中心那样,内部虽然也有经营性健身房,但同时还有很多其自己经营的低价项目。
区级全民健身中心究竟如何定位,记者未能查到相关资料。但按照官方说法,济南市全民健身中心是济南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的“惠民实事工程,以公众利益和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其基本性质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原则”。
12月26日,市中区体育局局长李良春告诉记者,该建筑一、二楼分别是区图书馆和区文化馆,均免费对外开放。根据前期对该建筑的定位,市中区体育局、文化局、老年体协、体质监测中心等单位在此办公。其余的几个运动项目俱乐部和健身房虽是商业运作模式,但在区体育局的控制下价格明显低于其他俱乐部,“羽毛球场馆一小时只收20块钱”。因价格亲民,自一个多月前全民健身中心开放以来,每天来健身的市民都很多,在“全民健身”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免费”呼声由来已久
记者发现,区级全民健身中心室内场馆过少及收费的情况并非只有此处。早在2009年,济南市人大代表田宝明就曾建议,既然是全民健身中心,就应该对全民开放,不应该设置太多的收费项目。济南市人大代表赵玉文也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利用好各级健身中心,多对普通市民开放,增加普通市民的健身场所。资料显示,2014年以来,济南市全民健身中心场馆公益开放力度空前提高,室内各场馆已经累计向市民免费开放近2000小时。即便如此,各级全民健身中心室内场馆完全免费开放目前仍难以实现。
“这是长久以来的历史欠账。”李良春无奈地表示,目前,全市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室内健身场馆建设用地难找,根本无法满足大量市民的需求,财政也没有这方面资金,加之有的市民素质有待提高,在目前情况下免费开放,“有可能场地谁也用不成了”。据李良春了解,近期济南市相关部门正在进行调研,拟规定新建居民小区需配建室内健身场所和设施。在其看来,这种寻求“供需平衡”的方法才是治本之道。
新闻推荐
“房管服务进社区”活动走进泉城广场。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522户627万元;实物配租完成审核受理家庭418户,完全实现“应保尽保”;2013年度全区2927户居民获得公租房配租资格证,今年又受理公租房...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