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玉清水厂沉淀池泉城水务开展进社区活动。现代化水质检测中心编者按
水是生命之源、民生所系,更是发展所依。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供水事业发展,千方百计加大城市供水饮水安全保障力度,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作为肩负着济南制水重任的泉城水务公司在市市政公用事业局领导下,时刻以“安全制水、服务民生”为使命,用心履责,勇于担当,着眼于服务的关键环节和节点,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着眼点,千方百计的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水、放心水、幸福水。
如果把城市供水系统形容为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那么水厂就是担负输血任务的心脏,通过持续不断的压力将优质水源输送到千家万户,一旦“心脏”出现问题,后果不可想象。
为让坐拥“泉水之都”盛名的市民喝上优质水,泉城水务有限公司坚持“民生为本、谋划在先、保障稳定、科学发展”要求,深化工艺改造,全力为泉城市民供应稳定优质饮用水。同时,不断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推进SOP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牢牢构筑供水安全屏障,为济南城市发展增添动力,为保障改善民生奠定坚实基础。
制水工艺全国领先八道工序让黄河水变优质水
近期发布的《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污染状况已十分堪忧,水安全问题正成为全国热点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与市民息息相关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目前,济南市饮用水的状况又是如何呢?据了解,济南市生活饮用水原水主要以黄河水为主,由于黄河上游地区的工业发展,近年来黄河下游水质日趋恶化,如何将每况愈下的黄河水转化为合格的饮用水考验着制水企业的处理能力。
11月21日,济南初冬,暖阳添彩,位于二环西路的鹊华水厂内一派忙碌的景象,当记者看到一股股清澈无味的优质水进入供水管网输送千万家时,很难想象每小时上万吨的黄河水,是怎样经过严格的“净身”,“脱胎换骨”转化成为可供饮用的优质水。
泉城水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黄河水从原水到出厂水一般要八道工序,流程为原水——预处理——混凝——高密度沉淀池絮凝沉淀——臭氧接触处理——活性炭吸附过滤——V形滤池过滤——消毒——泵房加压——城市供水管网。“从字面上看,只是一个简单的工艺流程,却凝聚着济南在制水方面的巨大投入和泉城水务600多名员工的日夜坚守”,该负责人说,“针对黄河水的性质,水厂进行了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增加国内领先的臭氧和活性炭处理等工艺,目前水厂出厂水各项指标远高于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
在快速崛起的西部新城,还有一座水厂承担着更为艰巨的供水任务,那就是玉清水厂,该水厂同样进行工艺改造,改造后大大提高之前原水中藻类、嗅味及有机物质的去除能力,目前每天需要处理38万吨优质水输送给泉城。据了解,济南市水处理工艺在全国属领先水平,国内一般水厂处理工艺只有五六道,而在济南需经过八道工艺以上,玉清和鹊华两大主力水厂每天65万吨优质水输送到千家万户。
密织供水安全屏障出厂水质稳定达到国家106项标准
走进泉城水务中心化验室,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让人应接不暇,已具有丰富经验的十几名化验员每天要开展几十项指标的监测工作。严格而又静谧的水质监测工作是泉城水务构筑供水安全屏障的一个缩影。
为确保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购置水质监测设备,中心化验室配备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几十台检测设备,能够检测重金属等42项常规检测项目,今年又购置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显微镜两台大型设备,具备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该公司每天要对14项重要指标监测3遍,每月对42项常规项目监测一遍,每半年委托省供排水监测中心开展一次106项指标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水质稳定,达到国家106项饮用水标准。
为确保水质安全,泉城水务在各水厂主要工序关键质控点安装水质在线监测仪表,检测数据同步传送到中心调度室。利用余氯仪、浊度仪、电导仪、PH计等,增加对各处理流程的在线监测力度,随时了解生产中水质的变化情况,并且在各水厂原水、出水处都配备生物活体检测水箱,做到不合格的出厂水决不允许进入供水管网。
随着城区面积不断增大,济南市用水量持续攀升。面对保泉和供水双重压力,作为全市“造水心脏”的泉城水务以临战状态全面应对供水挑战,公司全员上阵,24小时坚守岗位,不断提升制水效率,各水厂加大供水设备、水厂地下管线及附属设施的维护巡查力度,设备维护与保养及时到位,确保设备完好率100%。
为确保供水万无一失,公司特别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为预防黄河水水质突变、大面积突然停电、氯气泄漏、火灾等突发性事件,公司拟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每年进行方案推演和实操演练,不断完善防灾减灾的应急处置措施。为应对黄河来水突发水质污染事件,公司研制了移动式活性炭投加车(并获得该设备的发明专利),储备应急预处理投加药剂。为应对突发停电事故,在双线路供电的基础上,配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和移动式应急柴油发电车。各水厂应急抢险队员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生产管理和“公司—水厂—车间”三级安防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城市供水持续稳定,公司已经连续八年保持供水零事故记录。
筑牢民生保障基石推行SOP标准化建设提高供水服务水平
“水厂虽不与市民直接接触,但却与民生息息相关,一点一滴都紧密相连”,泉城水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民生就是让泉城市民知道自己喝的是放心水,优质水。”
工艺水平已经达到全国领先,近年来,泉城水务公司将重点放在提升“软件”上,通过推行SOP标准化作业不断提升员工操作水平,推动公司管理水平提升。SOP即标准化作业程序,是以文件、图表的形式描述生产一线制水员工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应遵循的事项,经过近两年的调研和分析,目前已在公司全面开展。
泉城水务相关负责人表示,SOP标准作业程序,是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有作业方法的优化改进,把员工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形式来保存,将个人的财富转化为公司财富,并分享给全体员工,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养成安全生产的好习惯。
在保障和提升水质同时,泉城水务公司不断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公司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举行多次进社区为民服务活动,实现与市民之间“零距离”沟通,广泛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制水行业服务水平。同时,积极强化热线工单督办和考核,与12319热线、12345热线建立顺畅对接沟通渠道,做好工单统计工作,确保热线工单回复及时率、处结率达到100%。
为助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泉城水务全体干部职工全心投入创城一线,自今年4月起,公司所属各部室、各水厂根据工作实际全员上阵,认真对照创城标准,对生活饮用水的安全生产等重点方面强化管理,让涓涓细流温润泉城市民心田。(本报记者 陈加宝 通讯员 赵鹏)
新闻推荐
预报周日雨夹雪今起济南市大幅降温,本周最低气温都将在0℃左右或0℃以下
11月30日,行人打着雨伞走在护城河边。(本报记者 吕传泉 摄)本报11月30日讯(记者 张帅)昨天下午3时左右,市气象台发布今冬首个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报明天开始济南市气温大幅下降,其中下周济南市最...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