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残疾人辅助器具货币化补贴制度;市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升级改造;培训安置1万名残疾人;建设10处残疾人培训基地和100处扶贫助残基地;探讨老年残疾人托养工作……2015年,济南市残联将在全市残联系统实施15项亮点工作。在近期召开的济南市残联一季度全市工作分析调度会上记者了解到,为了努力实现“争当全省残疾人工作排头兵”的预期目标,让更多残疾人得到是实实在在的实惠,眼下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亮点工作都有啥“亮点”,到年底残疾人会得到哪些好处,怎样才算达标?为了让您一睹为快,带着这些问题本报采访了市残联有关工作人员为您一一解读。
【关键词】
特困村残疾人
目标:帮扶100个特困村残疾人共奔小康
举措:前期走访慰问64个特困村(不含县〈市〉区残联负责的36个村),对832名持证残疾人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摸底。针对特困村残疾人当前现状,对惠及残疾人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扩面;对贫困残疾人的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对重度残疾人的救济程度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残疾人证
目标:进一步简化办证程序,方便群众。
举措:简化第一步填表初审步骤,严把初审关,按照办证程序,残疾人经过三步办完残疾人证已是最简化的步骤,即第一步是申请、填表、审核,第二步是医院评定、评级,第三步是复审、办证、发放;进一步修订完善《济南市残疾评定工作管理办法》;加强对评残医生和残联工作人员的培训。
【关键词】
康复
目标:健全和完善社区康复服务规范,开展综合性的康复服务,实现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零距离”。
举措:健全和完善社会化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体系;投入资金扶持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机构规范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开展社区康复资源和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度;开展各项康复服务;加强基层康复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康复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建设立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站、康复站工作考核机制。各县(市)区于2015年3月底以前完成摸底调查,确定创建单位;9月底以前完成硬件设施建设,达到工作制度、职责上墙,完成基础设施改造和设备器材配置等,逐步开展综合性社区康复服务工作;11月前全面履行康复指导站、康复站职责。
【关键词】
儿童康复救治
目标: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整体水平。
举措:出台政策,进一步完善残疾儿童救助政策,拟定《济南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方案》,提标扩面,年龄扩大为0-15岁;建立残疾筛查工作长效机制。协调卫生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按照《济南市0-6岁儿童残疾筛查规范》对基层筛查人员进行培训,建立报告制度,对有康复需求的及时安置到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逐步将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纳入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关键词】
辅助器具
目标:进一步完善残疾人辅助器具货币化补贴制度
举措:出台规范性文件;提标扩面,2015年投入资金将由去年的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建立各类辅具评估适配专家小组,并增加辅具补贴工作经费;选定服务机构标准,及时为残疾人提供质优价廉的辅具。
【关键词】
康复中心
目标:实现市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升级改造
举措:2015年,将进一步提升市辅具中心、康复幼儿园设施和服务水平,建成“济南市泉韵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并投入使用。今年辅具中心的工作重点就是补齐缺项,完成提升改造。按照“一二三”的标准,成立济南市泉韵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一是,按照一流的聋儿康复服务水平建立;二是,根据二类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标准建设;三是,实现山东省三级(最高级)聋儿康复机构达标,逐步打造济南市聋儿康复品牌。
【关键词】
培训
目标:培训安置1万名残疾人,即培训残疾人8000人次,新增就业2000人。
举措:发挥好市级培训的引领作用;加强培训安置工作调度与监督,培训就业工作,每季度调度一次,对于未能按任务计划完成指标的重点调度、跟踪与督导;抓好录入工作。
(本报记者 沙文婧 通讯员 王颖)
新闻推荐
尘世间的美景 乡村里的桃源天桥区桑梓店镇“乡村连片治理”上演美丽蝶变
天桥区桑梓店镇邱岸村的老年公寓舒适的居住环境。天桥区桑梓店镇刘庙村的社区广场成为村民的休闲好去处。(本报记者 杨宁 摄)□本报记者 刘钦涛笔直宽敞的村内公路两侧摆着整...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