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左丰岐报道
本报济南讯7月22日,记者从山东省煤炭工业局获悉,6月份,全省煤炭经济呈弱势企稳态势,原煤产量、商品煤销量和期末库存量环比下降,商品煤价格环比增长,但是经济指标同比仍大幅下降。
据了解,全省煤炭市场呈现量价齐降局面,上半年,累计生产原煤7396.99万吨,同比下降5.22%;销售商品煤7104.01万吨,同比下降4.78%。同期,商品煤平均售价持续下降,前6个月省属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358.06元/吨,同比下降91.58元/吨。今年上半年,全行业亏损6.6亿元。
但是,积极的信号也在闪现。6月份,省属煤炭企业商品煤价格342.93元/吨,吨煤环比增长16.51元。至6月末,全省煤矿期末库存309.65万吨,环比减少7.58万吨,同比增长27.32%,其中,省属煤矿库存235.74万吨,环比减少9.74万吨,同比增长46.22%。
煤炭价格的下滑,造成全省煤炭行业重要经济指标同比大幅下降。据统计,上半年,全省煤炭企业实现全部营业收入1059.68亿元,同比下降30%。其中,商品煤销售收入235.01亿元,同比下降30.06%。利润同比下降240.29%。省属煤炭企业实现全部营业收入987.02亿元,同比下降30.30%。其中,商品煤销售收入167.67亿元,同比下降31.62%。利润同比下降43.81%。
同期,全省煤炭行业应收账款和期末库存产成品占压资金同比增加,财务状况持续呈现不良化趋势。6月末,全省煤炭行业应收账款132.45亿元,同比增长10.01%。其中:应收煤款59.87亿元,同比增长15.09%,应收非煤款72.57亿元,同比增长6.14%。期末库存产成品占压资金163.26亿元,同比增长15.32%。当前,国内煤炭市场多空因素交织,价格弱势维稳。但是,应该看到,宏观经济似乎仍在探底,社会用电需求难以有效恢复,电煤日耗水平依然处于低位,电力企业煤炭需求及采购积极性仍然偏低,加之南方地区持续大范围降雨,从增加水电出力和高温天气抑制两个方面削弱了夏季用电高峰对动力煤市场的积极影响。
“今后一段时期,煤炭经济形势将会依然严峻,煤炭企业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大力发展煤炭清洁生产和加工利用,提高资本运营水平,积极参与新能源、环保产业的研发合作,着力提高煤炭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省煤炭工业局负责人表示。
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表示,煤炭产业依旧疲软,总用煤量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燃煤火电受到抑制等因素影响可能会是负增长。煤价依然低迷,秦皇岛港下水煤价格维持在5500大卡每吨500元左右,甚至还会面临下行压力。煤炭行业调整加快,一些经济效益差,安全保障差,采收率低的煤矿会加速关闭,大矿也会主动压产。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铁值山东“金改”两周年之际,为加强与国际金融领域的交流合作,“2015山东国际财富论坛”于7月26日在济南举办。论坛以对话华尔街“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创新...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