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历城区教育局全面贯彻国家、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精神要求,以重点提高全区义务教育的实施水平为目标,建设一批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建构特色,引领全区中小学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记者朱紫瑛
生活日报6月28日讯济南市历城区万象新天学校处于远离闹市的僻静处,操场上孩子们不受打扰地玩耍着,一旁在建成仅三年的教学楼里不时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在校长纪立孟看来,这样的声音,这样的场景似乎就是教书育人最好的模样。“这里不只是一个校园,对孩子们来说它还是一座乐园。”纪立孟如是说,希望学生在此能找到快乐,能培养一种伴随终身的学习力。
老师最爱听孩子的笑声
标准操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宽敞的食堂、两座崭新的教学楼……这便是历城区万象新天学校,一个建成仅三年的学校。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怀着一份特殊的教育情怀——他们愿听到孩子的笑声,愿通过无痕教育看到每一位孩子脸上的笑容。
校长纪立孟几年前从历城二中来到历城区万象新天学校,从十五六岁的高中生到六七岁的孩子,超过十年跨度,让他感受到了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不同之处。“偶尔走在过道上,能够听到孩子们嬉戏的声音,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快乐。”纪立孟笑言,这样的声音反而让他内心觉得宁静而踏实。“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快乐的,从某种角度说,这所学校的校园对于孩子们来说反倒更像一座乐园。”
前日,学校第三节戏曲艺术节刚刚开幕,从一年级到初三,几乎每个班的孩子轮番上台表演课本剧,有的甚至用英语进行展示,而这样的活动不过是乐园一角。纪立孟说:“开设体育和艺术两门副科,提供各种平台让学生去展示自我,真正将活动做成课程。于是那笑声也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他说。
每门课程中的大学问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走在历城区万象新天学校的校园中,教学楼内外能够清晰地看到这样的文字,就连洗手间的镜子上都处处体现着一所学校所传达出的“公”文化。这就如一门课程,虽然并没有专门的课时,却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每一位学生要“知行合一”,而这便是一种无痕的教育。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内容自然是不可缺少的。”纪立孟介绍说,然而,除此之外就需要更高品质来完成,“设立社团、开设校本课。”真正实现一年级到初二走班教学。
如此走班,绝不是盲目的,在纪立孟看来,课程体系建设的背后应该有着更深厚的驱动力。“通过课程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力。”也许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学习力这个名词,在这位校长看来,学习力绝不仅仅是学习能力这么简单,它还包括实践能力、一种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而学习力的养成确实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一个孩子打造一门课程
足球俱乐部、田径、羽毛球、篮球社团;陶笛、古筝、合唱节、艺术节、戏曲节……“你参加学校社团了吗?”走进历城区万象新天学校,随便问起哪个学生,他们都会肯定地点点头。对他们来说学校社团与特色课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团完全按照课程标准开设,甚至设立了考级制。”纪立孟表示,此举就是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学校刚开设社团那会,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孩子甚至拿着古筝来到学校,“老师,我想学古筝。”一句话,让校领导下了决心,“就算是一个孩子,这门课我也开定了。”
于是专门请了一位精通古筝技艺的家长走进学校,后来一个孩子变成两个,两个孩子变成三个……渐渐地,原来为一个孩子开设的社团,如今发展成一群人。古筝社团的孩子们甚至在历城区少儿春晚上表演了三个节目,而这都要归功于一所学校对学生特色发展的坚持与执着。
三年风雨已过,纪立孟和这所学校的老师们,习惯听到孩子们的笑声,他们也愿在无痕的教育下,帮助每一个孩子发展,“待每一个人成功后,微笑也便顺其自然。”纪立孟说。
新闻推荐
6月30日起,济南公交K166路公交线再次临时调整部分运行路段。由徐家庄开往龙奥公交枢纽方向,调整为沿舜华西路向南、舜华路向南、经十路向西至奥体东路向南恢复原线。由龙奥公交枢纽开往徐家庄方...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