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潘世金
发布指导意见 探索劳动教育的市中模式
针对《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市中区教体局及时解读和落实,与《市中区中小学生学段德育目标及行动指南》有机结合,积极进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挖掘、整合社会资源,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推进,探索实施劳动教育的市中模式。
劳动节即将来临,市中区在前期调研和探索的基础上,29日上午将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研讨会,会上发布了《市中区劳动教育指导意见》并进行了解读。
《意见》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实施途径、工作措施等进行了明确要求。研讨会上,除了学校代表分享,来自社区和社会实践基地的代表也分别介绍配合开展劳动教育的设想。“本次研讨会,既是市中区全面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起点,也是同一教育内容下各学校结合不同校情进行研讨的论坛,更是对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教育新模式的弘扬。”
市中区教体局基教科副科长戴旭华说,市中区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将成为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催化剂,成为立德树人、综合育人的重要途径,为塑造“身心两健气质独特”的新时代市中学子发挥决定性作用。
专家引领指导 组建劳动教育项目组
怎样做好学校劳动教育与家庭劳动教育结合?劳动素养如何评价?4月2日下午,由市中区教体局主办,纬二教育集团承办的劳动教育研讨会举行,中国教育战略学会理事,山东教育科学院研究员陈培瑞等专家“加盟”,为老师们现场指导。研讨会现场,与会领导、老师分为五个小组围绕五大中心问题展开头脑风暴,并进行了小组汇报展示。
市中区爱都小学校长吕华在此次研讨会中受益匪浅,她告诉记者,劳动教育需要与德智体美相融合,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
济南市舜耕小学副校长王冉表示,此次研讨会认识到家庭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做好劳动教育,首先需要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家校紧密合作,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
“为了在全区更好地推动对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市中区成立第七个项目组——劳动教育项目组,目前已有19个学校加入。”市中区教体局副局长王鲁明表示,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市中区将坚持“五育”并举,从课程建设、校本化实施、评价标准的形成等方面主动探索,进一步丰富学校的育人模式和育人路径。
构建特色劳动课程 培育学子劳动素养
磨豆腐、做蛋糕、缝扣子……疫情之下,学生们经历“加长版”假期,这段特殊的成长时光,也成为进行劳动教育的大好机会。在市中区,各中小学校开启“劳动云课堂”“线上手工课”等,引导学生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务劳动实践。
每一项劳动的背后,都蕴含着市中区教师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深入思考。市中区劳动教育项目组负责人、济南市馆驿街小学校长陈振凤认为,劳动教育不等于劳动,要保证劳动教育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首先需要学校研发劳动教育课程,用课程来推进劳动教育的落实。
纬二教育集团出台了《纬二集团劳动教育指导意见》,形成集团化的劳动教育模式,纬二各校区根据育人目标设计研发了劳动课程体系。济南育才中学则打造烹饪劳动教育课程,带领学生在烹饪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市中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宫春表示,市中区将在全区创建一批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学校,通过学校或集团构建特色劳动教育体系,带动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培养市中学子劳动素养,合力谱写更美好的劳动教育篇章。
如何构建劳动教育?劳动周如何开展?29日上午,市中区教体局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研讨会,现场发布《济南市市中区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邀请社区、校外实践基地代表共同参与。
为了在全区更好地推动对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市中区还成立劳动教育项目组,指导全区中小学构建特色劳动教育体系,并将在全区创建一批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4月2日,市中区劳动教育研讨会举行,老师们分组进行交流探讨。
新闻推荐
从综合体到个体,直播带货渗透进各个领域济南培育出“直播经济总部基地”的肥沃土壤
近期,“直播带货”一词频频出现。数据显示,疫情当下,电商直播经济成为唯一的逆势上涨的板块,成为各地政府新的发力点。在此背...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