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卫健局在王家村建立起医养结合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市中区十六里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牌“社区医院”。
在王家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为患者进行针灸理疗。全科医生为贫困患者看病。
2020年,素有“市中铁军”之称的市中区卫健人登上最美健康守护者领奖台,获评“最美基层医生”。这位获奖者一个人扎根基层几十年,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的背后,是无数市中区卫健人不惧风雨,守护群众健康的身影。近年来,市中区基层卫健系统以群众为中心,相继建立市级标杆卫生室,创建并入围首批社区医院,创新开展“1+4+4”医疗卫生服务网,为贫困群众构建10分钟医疗服务圈,严抓疫情防控,为筑牢基层健康网底、守护市中群众卫生健康贡献力量。
搭建市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
扩大区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群众事,无小事。在提高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上,市中区卫健系统一直在寻找答案。如何为群众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2020年,两个市级示范标准的村卫生室,和将20%村卫生室建成区级标准的成绩,十分亮眼。
走进党家街道宅科村、陡沟街道仁里村这两个市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昔日破旧的屋檐,发黄的墙壁,经过修缮焕然一新,处处是白墙黑瓦和连片的透明落地门窗。济南市市中区卫健局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科科长李玮说:“一切都是为了给百姓提供更好的就医条件!”按照《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引领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到2020年底,完成党家街道宅科村、陡沟街道仁里村市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建设;全区20%(约19家)村卫生室建设达到区级示范标准,重点加强房屋建筑和设施设备升级、提高运行机制和业务管理能力、规范村卫生室设置及人员结构、提升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等。
目前,房屋修缮工程和购置桌椅板凳等设备工作已经完成。8月份,区卫健局将组织辖区各涉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及相关负责同志,共同协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相关情况、对村卫生室执业活动的监督频次和质量,逐步实现村级卫生组织监管全覆盖。同时在统一标识、科室布局、人员执业等方面进一步明确标准。
“老百姓看病方便了,环境舒心了,我们就放心了!”李玮说,随着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持续推进,市中区卫健局将继续推进辖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带动全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市区首个社区医院落户市中区
辖区就诊率每年超20万人次
2020年,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牌“社区医院”,这是济南市市区范围内首家社区医院,同时又是“国家计划生育协会优生优育指导中心”。
蜕变为社区医院后,十六里河社区医院下设1个中心、4个服务站和20余个卫生室,服务面积达7000平方米,在职医疗服务人员超过140位,其中有医生资质的达40位以上,门诊服务人次超过20万。“只有基本医疗服务提升了,老百姓才会认可。”十六里河社区医院院长孟祥敏说。漫步该院院区,硬件方面,CT室、胸透、彩超、骨盆修复等设施一应俱全。软件方面,作为优生优育指导中心,为满足更多群众医疗保健需求,院区配备了母乳分析仪(分析乳汁营养是否均衡)、五星级幼儿洗浴中心;进行孕期监测,为辖区怀孕居民提前登记建册;加入妇幼联盟,向妇幼保健院预约专家、病房、产房、找月嫂,让群众从此告别“找熟人”的烦恼。
为进一步鼓励社区医院医生提升业务水平,医院为有知名度、有公信力的医生建立经方工作室、经络工作室并挂牌,中医技术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医推拿正骨专家李大夫每天都迎来10多位慕名而来的患者,有些患者多年来走路不便,经过专家推拿后,渐渐恢复了自己行走的能力。在承担基础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社区医院近期开通了省直机关门诊统筹,方便群众就医。经过多年的发展,医院已实现社区首诊,家庭医生工作全面落地,向医联体医院双向转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提升等目标和任务。创建“1+4+4”扶贫工作体系
构建10分钟医疗服务圈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市中区卫健局创新提出“1+4+4”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健康扶贫工作水平。如今,市中区贫困村卫生室(服务点)公建率达100%。其中,在兴隆街道王家窝坡村打造一所集医疗、养老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于涝坡、钅广村、侯家、郭家窝坡村处共设置4个“规范化”村卫生室,于郑家窝坡、义和村、青桐山、斗母泉处共设置4个“整装化”医疗服务网点,形成“1+4+4”医疗卫生服务网。
目前,9个医疗服务点已于2020年1月面向居民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方便居民就医。十六里河社区医院担负着市中区9个贫困村的管理工作,为做好健康扶贫工作,派出4位同志全职负责,扎根社区,基本解决贫困群众看病、用药、就医难题。9家贫困村卫生室(服务点)已正式通过济南市贫困村村卫生室(服务点)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奖补项目验收。该网络形成后,将构建10分钟医疗服务圈。“以前看病得跑上几公里,现在在自家门口就能看病,可给俺们群众解决了看病难题。”村民王志竖起大拇指说道。发扬“市中铁军”精神将疫情防控常态化
素有市中“铁军”称号的市中区卫健系统,在疫情常态化下,仍然保留了高标准、严要求的纪律作风。
目前,市中区设立2个集中隔离点,医务人员由全区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轮流派出医护人员进行服务。面对境外返济的疑似病例,基层卫健人发扬敢拼搏、敢战斗的工作作风。从今年1月疫情暴发,到8月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就,市中区基层卫健人担负着高速公路路口疑似病例排查、居家隔离住户的入户消杀、定点医院医疗垃圾转运等工作。
使命呼唤担当,重任催人奋进。市中区基层卫健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在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道路上,奋力开启新征程,为守护人民健康、战胜疫情吹响号角。
(本报记者张帅通讯员杨振远)
新闻推荐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为更好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向小微企业提供更高效、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与产品,莱商银行积极...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