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伟韩洪波
阳光灿烂,柳枝妖娆,绿意绵延。从105国道向西沿南谢线西行,经过羊山古镇,来到羊山镇崮子村,一栋栋整齐排列的农家小院精美别致,幽雅静谧。文化广场上,亭台曲径,花谢长廊。洁净的水泥路,延伸到农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绿色,整洁,就是金乡乡村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短短几年,金乡县乡村发生巨变,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散发出由内而外的美丽。
改善环境增添光彩
看着镶嵌在墙上的“家家美·文明示范户”光荣牌,金乡县高河街道苏楼村的陈永福心里美滋滋的。他告诉记者:“这‘光荣牌\’不但是荣誉,更重要的是责任,一定要把家庭卫生保持好,配得上这块‘光荣牌\’。”陈永福是该街道开展“家家美·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榜上有名的141户中的其中一户。该街道从今年元月开始,通过开展每月一次的“家家美·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使每一个村都有庭院整洁卫生、室内布局合理的家庭示范户,让广大群众在营造优美庭院环境方面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方向。
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金乡县各个镇街根据自身实际,均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形成了赶比赶超的浓厚氛围。金乡街道实行“美丽庭院整治活动岗”,化雨镇实施“三清、四改”、胡集镇推行“门前三包、门内五净”责任制……
今年金乡将以“增绿工程”为主线,在全县镇街村持续掀起绿化高潮,到年底实现121个以上的村庄达到市级生态文明村的绿化标准,28个行政村达到美丽乡村绿化标准,2个镇街达到市级绿化示范镇标准。同时,做好农村污水处理、集中供暖、改厕改灶工作,实现“街街亮”、“村村净”、“家家美”全覆盖。
产业发展助民增收
前段时间,胡集镇东刘村村民刘新力免费参加了金乡县劳动技能培训中心在胡集镇举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班,拿到了焊工初级证书,现在在济宁化工园区凯赛生物上班挣钱了。鱼山街道肖庄村村民肖华,在山东齐盛食品有限公司当包装员,每月工资2800元,上班就在家门口,还不耽误照顾一家老小。在金乡,越来越多的农民像刘新力、肖华一样在家门口实现了就地就业。
有了产业,富了口袋,乡村才更美丽。金乡县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扩大就业的有力抓手,初步形成了以煤基化工、机电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新能源、新材料“四主两新”的特色产业集群,去年全县五大园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家,吸纳安置农村劳动力及返乡就业4000余人,园区已成为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广阔平台。与此同时,该县通过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多场招聘会,“阳光培训工程”,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和科技帮扶,拓宽了群众的就业渠道和增收空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金乡县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为目标,大力发展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高效产业,已初步构建起统筹布局、多点开花的农业产业化经济版图。目前,全县拥有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9家。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促使农业产业化集群“裂变”,吸引了8万多农户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471元,在整个鲁西地区位居前列。
文化建设提升品位
4月15日金乡县第三届全民广场舞电视大赛正式启动。得到这个消息,化雨镇刘堂村胡二妮显得有些兴奋,去年村里参加镇上的选拔赛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这让大家很是失落,胡二妮和队员们心里都憋了一股劲,今年一定要好好排练,争取能参加全县的比赛。晚饭刚过她就和村里的文艺队员们聚集在村文化广场上进入了角色。中场休息时,胡二妮说,“现在跳舞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在以前我们农村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事。”
人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为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金乡为文化繁荣提供了发展载体。近年来,金乡县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建成文化广场700余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了镇街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村文化大院的全覆盖。目前已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构建起了城乡15至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此外,通过开展“农民文化艺术节”、“文化大集”、“元宵节文化大汇演”等一系列影响广泛的文化活动,在全县催生出500多支以农民为主体的“庄户剧团”、“农家戏班”。
在文化的浸润之下,金乡百姓的生活方式正在改变,乡村正经历着一场美丽蜕变。
新闻推荐
——金乡县推行大蒜价格保险侧记■本报通讯员韩洪波王伟市场价格波动是农民增收面临的一大风险,农产品价格经常受自然灾害等各种因素影...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