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患者在药房前取药。改革后,在兖州中医院药剂科基础上组建的临床药品服务中心将独立核算,单独经营点击查看原图22场马拉松式的谈判后,济宁兖州中医院终于敲定了合作医药公司。除把医院的药品需求交由对方供给外,这家医院以药剂科为依托,与药品服务相关的人员,也被剥离出交给对方管理。在这场医药分开的改革中,医院的目的既为降低成本减负,也为了使医生工作更加本职纯粹,远离药品回扣,更加阳光的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风险和责任价值。文/图记者冀强
“吃”药的人太多了
就连医院本身,也曾是这串长长药品暴利利益链条上的一员。而在药品回扣的刺激下,有权决定患者吃哪种药的医生,也会选择将回扣更多的高价药开在处方上。
部分药品暴利早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作为医疗卫生的业内人士,济宁兖州中医院院长孔庆民也并未讳言,“依附于药品生存的是庞大的利益链条,‘吃\’药的人太多了!”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感觉不管是在医院还是药店,此前一些常见的低价药已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药效相似的高价药。“就拿抗过敏药来说,现在哪家医院还会开传统的扑尔敏?都换成了升级后的开瑞坦等药了。”济宁一名基层乡镇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据介绍,一般而言,百片瓶装扑尔敏价格一般在两元左右,但功效改进后的六片装的开瑞坦价格至少在20元以上。
这家基层乡镇医院的负责人表示,即便是一些在名列基本药物之列、此前货源充足的常用廉价有效老药,也变得无比稀缺。“10元以上的药品基本上能确保供应,但是10元以内、特别是1元以下的药就很难。”
在孔庆民看来,这几乎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在分析其原因时,孔庆民表示,首先从药品生产环节来说,追求利润更大的药厂自然会倾向生产高价药。“这仅仅是开始,价格和税务部门自然也愿意卖高价药;医药公司和医药代表们,在高提成的刺激下,也对高价药青睐有加。”
就连医院本身,也曾是这串长长利益链条上的一员。在实施药品零差价之前,进入医院的药品允许加价15%后销售,“这么一来,就连院长也乐意去卖高价药,因为更容易创造更多营收。”
而在药品回扣的刺激下,有权决定患者吃哪种药的医生,也会选择将回扣更多的高价药开在处方上。中纪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就在今年5月份披露,涉及腐败的深圳某医院药剂科主任供述称,医院每采购一盒阿奇霉素颗粒,就能获得3块钱的回扣。一位市级医院医生透露,一些有处方权的内科医生每月药品回扣就能拿1万多元。
孔庆民对此曾有一个鲜活的比喻:就像猫吃鱼一样,在鱼的引诱下,猫会想尽一切办法解馋。“面对或明或暗的药品回扣利益,无法只用道德去约束医生。”
22场谈判
当时共有21家公司报名竞争与兖州中医院合作,后期5家退出,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医院与剩余16家公司进行了22场马拉松式谈判
高价药的走俏,影响的不仅是患者的钱包。
孔庆民介绍说,在老百姓对药品概念不专业、药品经营管理不规范的大背景下,许多医生不能做到客观用药,“病历写着写着就写到药上去了,捡贵的用”。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过度用药成为大众习惯。“曾经有并无大碍的患者追着医生问,为什么只给开了几片药,为什么不给我挂吊瓶?!”孔庆民回忆道。
过度医疗也给医院带来了压力。记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地区都实行医保总额预付制度,但高药价带来高费用,进而产生高额报销,蚕食着医院头上的医保可报销总额。
2012年济宁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开始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后,医院不允许对药品进行加价销售。曾经是高价药利益链条上一员的医院,变得无利可图。孔庆民坦言,药品一度成为医院最大的负担。
在这些因素的倒逼下,孔庆民决定改革。
去年10月14日,兖州中医院下发通知,公布医药分开管理工作方案。按照规划,医院以药剂科为依托,把与医院药品服务相关人员、各项服务职能及相关工作剥离,组建临床药品服务中心。在考察谈判基础上,医院将选择最适宜的药品供应商进行战略合作,并把临床药品服务中心交由合作公司进行管理。
据孔庆民介绍,当时共有21家公司报名竞争与兖州中医院合作,后期5家退出,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医院与剩余16家公司进行了22场马拉松式谈判,最终在当年12月10日,与华润济宁医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自此将正式推行“医药分开”改革。
根据双方协议,被剥离后新组建的临床药品服务中心将通过与公司合作,承担医院药品供应、临床用药指导、药品质量监控等多项工作,进行独立核算,单独经营。
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临床药品服务中心在编人员的人事关系保留在医院,各类保险费用由医院缴纳,但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均有合作公司发放。聘任制人员劳务关系暂由合作公司代管,相关待遇也由其发放。同时,医院保留职工们原有档案身份不变、工资标准不变,并按照相关规定按时为其办理晋升、聘任和工资晋档等手续。
切断“用药激励”
如果发现药品公司暗地向医生输送回扣,首次将扣除30万公司此前缴纳的保证金,三次后将扣光巨额保证金,并视为对方违约,解除合作合同。
孔庆民说,他在力图探索医药分开管理的另一种模式,逐步实现医与药的“完全”分离。这对切断医院、医生和药品之间利益联系,改变以药补医模式,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杜绝药物滥用、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和患者负担、促进临床医疗安全,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据孔庆民介绍,目前兖州中医院每年药品需求价值约在5000多万。通过与独家合作,可以使药品供应商利润最大化。在此基础上,让对方来负担三十多名原药剂科及相关人员的工资奖金等,医院有效降低了医院成本,减轻了医院负担,可谓双赢。
唯一受到影响的是医生。孔庆民透露,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中约定,将整顿临床不规范用药行为,严查收受药品回扣行为。如果发现药品公司暗地向医生输送回扣,首次将扣除30万公司此前缴纳的保证金,三次后将扣光巨额保证金,并视为对方违约,解除合作合同。“还是那个猫和鱼的例子,鱼没了,怎么保障猫的积极性?”孔庆民自问自答介绍说,作为配套措施,医院制定了更有激励性也更科学的绩效分配制度,“向临床倾斜,向一线医生倾斜,除劳动量外,还考量医生工作的风险、质量、难度和病人满意度。多劳多得,优劳优得,逐步探索医生年薪制,让医生的价值得到更阳光体现,让医生‘干干净净\’用药。”
在兖州中医院与华润济宁医药有限公司签约当日,兖州区卫计局副局长蒋国强就对这一模式给予了肯定,能有效切断“用药激励”,重构医院内部运行机制,“不仅对上符合国家医改精神,对下符合医院工作实际,是一次医改模式的创新。”
今年3月份,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袭燕一行前往兖州中医院调研,并就深化医改工作召开专题座谈会。袭燕在讲话中表示,该院在探索实施医药分开等综合改革方面提供了好的探索和经验。
一个佐证改革成效的数字是,今年上半年兖州中医院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比增长了37%,刚刚过去的六月份,医院西药和成品药的药占比已经下降到了31%——在今年五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对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提出的目标是,力争到2017年药占比缩小到30%左右。如今,改革半年后的兖州中医院,已经提前两年达到了国家提出的改革目标。
新闻推荐
保险业“新国十条”、山东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4〕29号文件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意见》(简称山东版...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