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乔晓莹 许丹婷 蒋 秋
“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这些具体举措,传递出我国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坚决遏制房价快速上涨的决心,也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实现安居乐业的希望。
3月7日,围绕如何调控好房地产市场、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等,来自广西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打开了话匣。
稳定房价要有效控制投资投机炒房
来自基层的廖如恩代表说:“‘买房难\’确实是目前百姓关注的一大问题,如何遏制房价上涨过快和投资投机炒房,也是我关心的话题。”他认为,“新国八条”的出台“降温”楼市,以及部分城市实施住房“限购令”首周楼市交易惨淡,都证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正在建立健全。“下一步,如果能出台更多相关法规条文,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行为的监管,房地产市场价格才有可能切实稳定,老百姓才有可能真正放心。”
“稳定房价是中央的一项重要决策。”钱学明委员直入主题。他提出,广西应该按照国家的部署,限制过度投资和投机住房这类需求,同时要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布局等合理统筹安排房地产建设。
多层次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张秀隆代表说,“如何把钱花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民生工程上,让老百姓得到实惠,非常重要。”他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关注弱势群体和低收入者的利益。他以来宾市五年来实施各项城乡建设惠农工程,全市完成408个村屯规划,引导5.2万户农民建新房取得的成效为例,说:“农民最盼的是把房子建起来,如果发放住房补贴,将大大提高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对扩大内需也能起到推动作用。”
“随着广西的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他们买不起房,只能租得起廉租房。这是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陈利丹代表说。他认为,广西应该顺应形势,参考外省区建设廉租房的成功经验,多措并举建设廉租房,满足群众需求;也希望国家在这方面给予西部更多的支持。
陈自力、郑军里等委员认为,“广西还要加大公租房的建设规模和力度,特别是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快速度,扩大规模。”陈自力表示,广西“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把南宁、柳州建设成为特大型城市,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内将有大量的非本地户籍人口涌进城市,需要为他们提供大量的住房。光靠市场来提供显然不够,公租房的建设将能很好地解决这部分外来人口的住房问题。
把房价调控问责制落到实处
今年,房产调控问责制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引发了广泛关注。代表委员们认为,这个内容的明确提出,强调了政府在房地产调控问题上的责任,只有政府部门能够调动社会资源,切实把老百姓“住房难”问题解决好的。
对于西部地区,尤其是广西如何落实好这个制度,吴爱红委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建议,首先要把这个考核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结合地方实际开展问责制。“经济基础好的地方,分担多一些的指标,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则相应减轻点压力。”吴爱红委员说,“抓好问责制,还应把各个环节的责任明确,这样责任追究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黄良桥本报记者陈坤一条条大道不断延伸,一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一台台挖掘机、打桩机不断轰鸣……来宾市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竞相崛起的高楼、日益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让每一个来...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