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被查处的电动小轿车。今报通讯员韦凤梅 摄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来宾市交警部门在路上已查扣了多辆电动小轿车,这些小轿车外形比普通的机动小轿车小一些,不过使用起来轻快便捷,但无法上牌,一辆车价格才2万元左右,很便宜。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这些电动小轿车的生产厂家就在来宾。不过,由于政策原因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上牌,打不开销路,厂家已停止生产。这家电动车生产企业曾经是来宾市看好的招商引资项目,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电动小轿车频被查扣
昨日上午,来宾市交警二大队迁江中队民警再次拨打车主张先生的电话,想让对方前去处理被查扣的那辆银灰色电动小轿车事宜,但对方还是没有接听电话。“车子被查扣后,停放在中队大院已经17天了,但对方就是不愿来处理。”民警对记者说。
12月3日上午9时许,迁江中队民警上路巡逻时,在来宾市至兴宾区迁江镇二级公路大村路段,突然看到一辆银灰色的小轿车迎面驶来,车子形状比普通的小轿车略短小,车子前后没有挂牌,车门还打着“鸿运电动汽车”广告,于是将其拦停下来。
民警上前仔细检查发现,这辆小轿车引擎盖下标有生产厂家、型号、生产日期等信息,4个并排的橙色电瓶十分醒目,显示这是一辆电动小轿车。不过,看其码表却显示,这辆车子的时速高达120公里,车速明显超标。由于司机没有驾驶证,车子没有上牌,民警当场将车子查扣,拉回中队大院停放等候处理。驾驶员告诉民警,这些车子是他的老板张先生购买的。最近张先生在迁江镇揽到一项工程,离来宾市区比较远,每天都回市区不方便,于是让这名驾驶员和工友开着电动小轿车将被褥等冬季御寒用品带到迁江工地,没想到车刚行驶到半路就被交警部门查处。
这是今年以来,迁江中队在辖区路段查处的第三辆电动小轿车。5月8日,家住兴宾区桥巩乡的63岁男子韦某驾驶一辆红色无牌小轿车经过大村路段时,被巡逻民警拦停下来。这辆车是一辆电动小轿车,由于韦某没有驾驶证,车子也没有上牌,民警当即以无牌无证为由进行查扣。
2月4日上午9时许,在迁江镇大里村附近路段,一辆正在行驶的白色电动小轿车同样因为没有牌照和驾驶人没有驾驶证,而被迁江中队查扣。驾驶人苏某已经71岁,其所驾驶的电动小轿车车前喷有“小太阳”字样,整辆车看起来轻便小巧,但车身铁皮非常薄,里面没有安全气囊,车子码表显示车速超过80公里/小时。
据了解,今年以来,来宾市公安局城警支队分布在市区的各个警务站,也曾经在市区查扣过类似的电动小轿车。
迁江交警中队中队长覃健告诉记者,他们每次看到这些电动小轿车在路上行驶,都会为车上人的安全捏了一把汗。因为这些车子车身铁皮非常薄,里面没有安全气囊,车子码表却显示车速均超过80公里/小时,安全性能有待考究。
这些小轿车均是本地产
根据车主的描述,这些车他们都是通过别人介绍,在来宾市区长梅路“鸿运电动汽车销售部”,花2万元左右购买来的。车子被公安部门查处后,车主后悔不已。
张先生是做工程项目的,老家在河南省。今年11月,他通过老乡介绍,花了1.9万余元在长梅路“鸿运电动汽车销售部”购买了这辆银灰色的电动小轿车。车子被查扣后,他仅拿得出销售部开具的一张收款收据和厂家自己制作的产品合格证。
家住兴宾区桥巩乡的韦某,今年3月28日,在别人的介绍下到长梅路“鸿运电动汽车销售部”,花1.9万余元购买了这辆红色电动小轿车。他告诉民警,今年年初,看到隔壁村有人花很少的钱买了电动汽车来使用,挺划得来。于是自己到长梅路那家河南人开的电动汽车销售部了解情况。销售部老板对他说,这种电动车不用上牌,不用买保险,也不需要考驾照,驾驶这种电动小轿车几乎没有任何技术要求。见韦某有顾虑,销售部的老板继续游说:“如果在路上碰到交警查车,你就跟他们好好说话,交警不会为难你们的。”考虑到自己年轻时有驾驶机动车的经验,韦某便买下了一辆电动小轿车。
去年12月底,在别人的介绍下,70岁的苏某也来到长梅路这家电动汽车销售部打听情况。一听销售部的老板说,电动小轿车不用上牌,也不需要考驾照后,他就买下了。
迁江交警中队中队长覃健说,商家宣扬的电动小轿车不用上牌照、不用驾驶证就能驾驶,是用谎言误导消费者购买。
今年12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长梅路“鸿运电动汽车销售部”,发现销售部租了沿街一栋民房的一楼来办公。不过,此时卷帘门紧闭,拍门也没人应。记者拨打了门上横幅所留的联系电话,一直关机。旁边一家门面业主说,电动汽车销售部是去年10月份开业的,不过,平常很少有人来上班。最近两个月,都没见有人来开过门。
交警部门经过调查,发现“鸿运电动汽车销售部”所销售的“鸿运”、“小太阳”电动小轿车,正是来宾同力新能源电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来宾同力公司)所生产。
曾经是来宾看好的项目
来宾市交警部门介绍,违法上路的电动小轿车被查扣后,有些车主拿来了来宾同力公司自己制作的产品合格证。但是,通过国家工信部网站查询,交警部门发现来宾同力公司和其生产的电动小轿车,并不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之列。也就是说该公司生产的电动汽车,目前还不能获得国家发改委认可的机动车出厂合格证。由于没有出厂合格证,车主就不能在车管部门上牌,办理入户登记手续,不能合法地上路行驶。
据了解,来宾同力公司生产电动汽车,曾经是来宾市看好的招商引资项目。2011年7月,河南商人陈增柱受邀考察了来宾市河南工业园的标准厂房后,决定在来宾投资建厂,利用自家企业成熟的电动车生产技术,到来宾生产电动汽车。
当年11月30日,总投资1.2亿元的来宾同力公司宣布开业,第一条生产线开始生产。在开业仪式上,数台组装完毕的电动小轿车下线出厂,引来了当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时,该公司对外宣称已接到400辆小轿车的订单,并定下年产1万辆电动汽车和10万辆电动三轮车的目标。当时,陈增柱还宣布,其总投资达4亿元的35亩汽车产业基地已进入操作阶段,届时,车身冲压、底盘焊接、电机制造、板簧热处理等配套的生产厂家都将移到广西来宾。依托这一基地,不仅可以满足同力新能源电动汽车自身的需要,还可以为柳州目标远大的汽车制造业提供配件。
来宾市十分看好这一项目,希望这个项目能把来宾从一个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城市带入新能源型城市,并带动相关上游产业向来宾转移,并依托柳州汽车制造业和“来柳一小时经济圈”优势打造来宾的汽车(机械)配件产业。
然而,12月18日下午,记者联系上来宾同力公司的负责人陈中伟时,意外得知来宾同力公司的生产线在运作1年4个月后,于今年3月份停止生产,他本人也离开了来宾返回老家河南。
陈中伟说,公司开业后,在来宾生产了将近200辆电动小轿车,但是由于受到政策影响,车子难以销售出去,他们只好把生产出来的大部分电动小轿车拉回河南销售。
想打“擦边球”通不过
陈中伟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电动汽车生产相关标准,导致电动汽车行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公司所生产的电动汽车是自己的技术团队设计出来的。这两年来,公司曾经多次向来宾市和自治区发改部门递交报告,申请获准进入国家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让产品能够上牌入户。但是,到目前还没有获得批准。
记者了解到,目前能获准进入国家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的电动汽车产品,只有比亚迪等知名汽车制造企业。
陈中伟说,他入股的河南公司生产出来的电动小轿车,也是没有获得批准进入国家工信部的目录。产品之所以能在河南销售出去,都是当地政府给予特别照顾,允许在当地车管部门打“擦边球”上临时车牌。在来宾市,公司也曾经向有关部门打报告,希望当地政府给予特别照顾,但没有获得批准。
由于没有获得进入目录,来宾同力公司生产的电动小轿车车型既不在国家标准的低速电动车监控目录内,也不能按机动车的标准进行上牌入户,更无法购买保险,处境十分尴尬。
陈中伟说,目前,来宾同力公司还在等待自治区发改部门的批复,如果电动小轿车没有获得进入国家工信部的目录,公司只能利用现有的一条生产线,专门生产技术标准要求没有那么高的电动三轮车。1
今报记者黄必成 通讯员韦凤梅
新闻推荐
2013年12月31日,在鼓乐队欢快的伴奏之下,柳州粤宝年度答谢晚宴在丽笙酒店隆重展开。本次答谢晚宴,粤宝特别邀约到了柳州市各界精英及高端人士汇聚一堂,在众多家主流媒体...
来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