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友叙旧,情到真处,不禁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今报记者刘山 摄
今报记者刘山 通讯员郑节余
45年前,参加湘黔、枝柳铁路大会战;45年后,相聚龙城共话当年的火红岁月。5月23日,800多名曾参与枝柳铁路建设的原柳州地区战友在柳州大团圆。当年十八九岁的青年民兵,如今已过花甲之年。回忆往昔并肩建设铁路的艰辛与欢乐,他们依然心怀豪迈。
火热的年代
这场跨越近半个世纪的大聚会,把战友们集体带回到1970年7月——当时,中央发出三线建设“抢时间,争速度”的指示,从广西柳州到湖北枝城,一场千军万马修建湘黔、枝柳铁路的大会战,气势磅礴地展开了。
“柳州地区各县组建民兵队伍,在广西92020工程分指挥部统一领导下,主要参与修建枝柳铁路的融水、融安、三江路段。”此次老战友聚会筹备会负责人陈献猷回忆说,大会战历时三年,民兵师战友们逢山开路、逢水架桥,冒严寒、顶烈日,基本完成所有路段的工程建设。
分指挥部民兵队伍来自原柳州地区的忻城、柳城、鹿寨、柳州郊区、柳江、来宾、武宣和金秀各地。陈献猷告诉记者,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老战友们每隔数年都举行聚会,但今年聚会是历届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届。
当年大会战结束,战友们回到各自家乡后,有的留在农村,有的招工进厂,有的上了大学,自此一别,数十年未曾再见。此次借着大团圆聚会,尽管已是头发花白、皱纹丛生,但很多老战友相见时,仍然一眼认出了对方。
火热的建设
63岁的刘玉凤来自分指挥部民兵师四团,当年参加枝柳铁路建设时,她只有18岁。“那时我在窑埠生产队插队,听说修铁路是祖国需要,便放弃招工进厂的名额,满怀豪情地到生产队报上了名。”刘玉凤说,她和战友参加了融安杨梅岭铁路涵洞建设,硬是靠着铁铲挖和双肩挑,完成了10多米深冲沟的清淤、填埋工程。
在深山挖隧道、修涵洞建铁路,条件相当艰险,但战友们以苦为乐,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这次大团圆聚会,刘玉凤深情朗诵了一首诗歌《我们的营房》,以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楠竹背草盖上房,草编的门帘、草编的墙,北风阵阵吹过来,草房上下‘刷刷\’响……三根松木作床架,根根金竹编床上,一坐下去弹起来,胜似皮铺沙发床。”
修建隧道遭遇塌方,冒雨抢运物料上山,在遮天翌日的丛林中搭工棚、修便道……老战友相聚,总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情到深处,他们不禁眉飞色舞,手舞足蹈起来。当年,不畏艰险参与抢修铁路大会战;如今,湘黔、枝柳铁路成为我国铁路网中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追昔抚今,老战友们感慨万千。1
新闻推荐
取证过程不规范 工商处罚被判违法来宾市兴宾区工商局不服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今报来宾讯(记者黄必成 通讯员韦玉娟 闭振鹏)工商部门查处不合格产品,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没有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开具处罚单,就有可能被处罚对象通过法律手段推翻。...
来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