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万建的村级路被指“豆腐渣”》后续
今报象州讯(记者王小丁)象州县岩村至铜盆村级公路,总投资600多万元,但目前新修的道路部分出现开裂,群众怀疑施工方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今报1月8日8版曾作报道)。本报报道后,象州县交通局及道路施工方积极回应,表示将对裂痕等问题作整改处理。
据了解,岩村至桐盆公路,是村级4级路,设计时速20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宽4.5米,厚20厘米。该项目是去年9月份公开招投标,中标单位为广西华南建设集团公司。
针对群众所反映的道路出现裂纹等问题,象州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梁修甫均一一作了回应。他说,村民反映有一处裂纹宽约2厘米是属实的,主要原因是该处路基沉陷造成。该路基位于冲沟中,自然横坡度大,长期受雨水冲刷渗透,路基填土出现滑动,拉裂了路面。下一步,交通局会责成施工单位对此特殊路段进行处治。
至于村民反映施工方使用的砂石存在质量问题,梁修甫表示,岩村至铜盆公路地方偏远,公路沿线没有砂及碎石场。而从其他地方运输的话,往返一趟需要7小时,运输成本高,且司机不愿拉。考虑到该项目需要砂约4500立方米,最后施工方建议在柳江河内挖取天然河砂用做砼面层的细材。经试验,检测合格,于是监理办和交通局同意取砂。
至于村民反映施工时没有碾压路面、分层铺设石头、混凝土等施工粗糙的问题,梁修甫表示,道路施工始终按步骤进行,路面基层经压路机碾压成型,并经检测合格后,方进入下一步工序,至于20厘米厚的混凝土路面,施工时也不需要分层铺设,不需要车辆碾压,只要振捣密实、整平、过光、刻纹、割缝即可。
据了解,去年年底,来宾市交通局也派人对该项目进行了抽查,对混凝土路面进行钻芯取样试验,结果基本满足设计要求。道路暂时停工,也并非个别村民所称的“村民阻挠”,而是因当地村民收割甘蔗。梁修甫表示,该工程保质期有1年,目前还没有完工交付使用,施工期间出现瑕疵,均由施工方负责。
新闻推荐
赖仲禧正在用阴沉木雕刻一件艺术品。今报记者周群能 摄今报记者廖艳明来宾市象州县运江古镇正逐步走向没落。70岁的老汉赖仲禧,是古镇上留...
象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象州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