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韦勇
七月是一个火红的季节,更是一个孕育果实的季节。
泰禾生物,12个车间同时开工,20天完成厂房基础施工,30天完成钢结构立柱;
5月28日开工,30多天就基本完成了车间钢结构主体施工,莱芜环球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创造了“V6速度”;
力创科技,103天新项目建成投产;
朝气蓬勃的工业园区、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机声轰鸣的企业车间……一个个大项目,一幅幅竞相勃发的动人景象,无不让人为之振奋。
“再造一个新莱钢”、“到2016年,泰钢集团确保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在全市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抢先机、拔头筹”、“五年内打造百亿线缆工业园”……一个个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点项目正紧扣“科学发展、跨越赶超”主线排兵布阵,一个个带动力强、颇具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正在蓄势崛起。
全市人民动起来了,莱芜大发展、大跨越的春天到来了。
是什么力量,凝聚起全市人民的意志,让我们招商引资、推进重点项目的决心如此坚定?
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是市委对市情的准确把握和对形势的理性分析、认识。
面对复杂而紧迫的经济发展形势,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居危思进,力挽狂澜,于逆境中发出了奋起赶超、科学跨越的动员令,全力以赴建设大项目,开展大招商,实现大投入。短短半年时间,经济下滑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呈现出企稳回升的发展势头。
在7月15日召开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一组组振奋人心的发展指标跃然纸上。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8亿元,增长13.6%,比全省、全国分别快2.5和3.1个百分点。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扎实推进,在建的205个过亿元项目中,过10亿元的49个,大项目总投资达到了1213.53亿元;新开工大项目较上年增加135个,引进过亿元大项目214个,完成招商引资16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565万美元,增长316%,增速居全省第2位……
“看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看新的增长点。”在7月6日至7日全市第二季度大项目建设现场观摩活动中,所观摩的95个大项目,集中展现了今年以来全市建设大项目、开展大招商、实现大发展的丰硕成果。
嬴牟大地,处处彰显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雄心壮志,让人倍感振奋和鼓舞:这就是“5+2”精神的真切体现,是“晴+雨”干劲的真实写照,也是“白+黑”誓言的最好诠释。
“莱芜正处在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也正处在历史上最困难的发展时期。(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柳尧杰看今年全市的中小企业发展,可谓是重重困难之中求生存。尽管前行路上荆棘丛生,但趋好的势头还是占了上风。成绩:稳步增长,实现突破来自市中小企业办的一组数字:今年上半年,全市...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