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莱芜新闻 > 正文

“种黄烟挣钱啊”

来源:莱芜日报 2013-03-22 19:20   https://www.yybnet.net/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3月19日,记者背上行囊,走进田野,追寻农民忙碌的身影,倾听农民舒心的声音———

“种黄烟挣钱啊”

本报记者 孔浩 康与民 徐雯雯

【开栏的话】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踏着春天的脚步,本报继续深化“三贴近”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组织编辑记者分12路报道组,分批走进莱芜市典型镇(街道),走进村庄、走近农民,通过与老百姓拉家常、同吃住、共劳动过程中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追踪农事农情,记录乡村故事。一组带着泥土芬芳的报道,自今日起至9月底,将在本报“走进村庄——— 记者下基层”栏目陆续刊登。敬请关注。

走在苗山镇高上坡村南面山坡3米多宽的水泥路上,远远望去,山脚下盛开着朵朵“白莲花”。顺着路往下走,一排排大棚渐渐出现在眼前。

一排大棚前,一位健壮的青年妇女在忙碌着,她叫陶春芹,她带记者钻进大棚。天气稍寒,大棚里却暖烘烘的。七八个村民正在大棚里忙活着。哗哗的水流进每块6米见方的方格内,陶春芹说:“山顶上有烟草公司投资建的蓄水池,管道铺下来,在大棚门口就能引水,大水浇透后,撒上烟种,两周多就能长出烟苗。”

见到记者进来,村支部书记高新芝放下手中的钢管,拍了拍衣服上的泥土,热情地说:“去年建了10个大棚,今年又新建了12个,已经建好9个了,再有十来天剩下的就都建好了。”高新芝欣慰地指着地上的钢管,“你看,今年新建的大棚和往年的可不一样,全都是采用最新的无柱式钢架结构,既节省空间,又更结实,像这样的大棚,六七级的风都不怕。”

“高书记,常庄烟站的李学亮技术员来了。”村民在棚外喊道,话音刚落,皮肤黝黑的李学亮抱着一箱肥料走了进来,高新芝笑着说:“老李,今天来得挺早。”“种烟的多了,我来就早。”李学亮话不多,打过招呼,利索地放下箱子,便指导起烟农撒种。

“今年种烟户比去年多吗?”记者问。

“比去年多了近一倍。”高新芝说,“去年俺村一共不到700亩黄烟,今年已经达到1020亩,烟农也由去年的40户变成了今年的70户。”

“村民种黄烟的积极性为啥这么高?”

“种黄烟挣钱啊!拿去年来说,一亩黄烟收入在3500元到4000元之间,(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数控项目进入试生产倒计时

?4月3日,位于钢城区汶源工业园数控科技项目的工人正在安装高强螺栓上车间横梁。该项目由莱芜瑞驰钢结构有限...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红线·屏障·空间2013-06-05 18:50
猜你喜欢:
七村联建工业园2013-07-08 18:40
评论:(“种黄烟挣钱啊”)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