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陈蕾)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穿行在高新区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记者欣喜地看到,一幅幅火热的建设画卷正在高新区大地上全面展开。今年以来,高新区新开工过亿元项目32个,计划总投资227.8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5个。
近年来,高新区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坚持抓招商引资不动摇,坚持抓项目推进不松懈,坚持抓优质高效服务不打折,坚持抓城市建设不放松,全区招商引资“磁场效应”凸显,一曲激扬的经济发展主旋律正在奏响。
完善基础配套提升的不仅仅是空间
“这几年,项目逐年梯次增多,国内一大批大企业纷至沓来,相继落户高新区,这与我们矢志不渝地抓基础配套密不可分,栽下了梧桐树,才引得来凤凰栖。”高新区公用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如是说。2012年,高新区实施了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泰山路和龙潭大街续建、汇源工业园亮化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修续建道路6公里,铺设污水、供热、燃气管网33公里,安装路灯680盏,新增绿化面积14万平方米。尝到“甜头”的高新区,2013年计划斥资4亿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手笔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和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8项。“只有打造一流的创业和生活环境‘磁场\’,才能站上更高层次的竞争平台。”该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围绕拓展空间搭框架,新修续建道路7条、16.55公里。围绕美化环境保生态,续建滨河公园,对莲河进行综合整治。围绕完善配套强功能,新建供水、供暖、燃气等管网31公里,亮化道路9.6公里。围绕发展社会事业惠民生,新建实验幼儿园1所、卫生院1所,续建汶阳小学。围绕保障安居解民困,积极推进旧村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开工建设安置房21.4万平方米、商品房168万平方米。围绕优化平台出形象,扎实推进科技人才苑、城市综合体等四项重点工程。届时,高新区的承载能力、发展环境和整体形象都将得到新提升。
“保姆式”服务赢得的不仅仅是尊重
高效的服务质量,不但有利于树立政府良好的服务形象,也能坚定投资者的信心。高新区以打造保姆式服务为目标,从项目审批、项目开工到项目投产,都派专人跟踪办理,提供全程一条龙服务,让客商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服务的温暖。在中天科技园项目建设现场,记者听到高新区负责人对驻企业工作人员说:“客商能想到的问题,我们要提前想到;客商想不到的细节,我们也要替他们想到,这才叫主动服务、高质量服务。”风电设备制造基地的董事长周庆余亲身见证了高新区10天完成150亩用地清障,7天完成临时用水用电管线建设,50天完成挖填土100万方的壮举。他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这样的速度只有莱芜能办到,到莱芜投资真是选对地方了。”在中天科技园、润达新材料等项目现场,当问起高新区的服务情况时,同样的好评总是不绝于耳。
环境磁场的强弱,不仅体现在“招得来、留得住”上,也体现在“建得快”上。围绕加快项目进程,确保提前竣工投产,高新区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助推项目“一路快跑”。节点管控抓环节,项目推进服务组直接与建筑施工方碰头,共同商定施工方案,将车间建设大体分为基坑开挖、承台浇筑、钢柱吊装、檩条安装、屋面板安装、地面硬化等10个工序,根据车间大小、施工难度等测算每个工序所需时间,比如承台浇筑后至少需要7天的凝固期,然后据此合理安排工期,卡死时间节点。交叉施工提效率,把场地整平与开挖基坑相结合,厂房土建施工与场外钢结构制作相结合,各个工序压茬施工、无缝衔接,大大缩短了工程周期。如高性能树脂及纤维项目,采取整平一片、施工一片,主车间边进行钢构施工边安装设备等办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项目从开工建设到建成投产仅用200天,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可以说,一系列关爱之举,不仅使区内企业增强了发展内劲,也使高新区这块土地散发出强大的“磁场效应”。
助力企业发展收获的不仅仅是赞誉
近年来,高新区坚持以膨胀升级大企业带动大发展,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充分挖掘本土企业潜力,鼓励有实力、有魄力、有潜质的企业家抢抓机遇、大干快上一批重点项目。专门建立了重点企业短期过桥基金、重点产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基金和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全力扶持有实力、有潜力、有能力的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参股等方式新上项目,不断做大做强。2012年,共为区内企业累计解决过桥资金及临时周转资金13次;为18家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支持。抢抓各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机遇,积极组织申报各级扶持资金。2012年,共争取节能、技改、新能源、中小企业市场开拓、服务业引导等各类资金扶持项目25个,扶持资金4000多万元;有27个项目被列入各级科技发展计划。今年,高新区持续推进产业膨胀升级计划,重点实施“一项工程”、“一项战略”。“一项工程”即“6315”工程,五年内打造6家过百亿元企业,3家过五十亿元企业,15家过十亿元企业;“一项战略”即重点园区带动战略,加快建设汽车制造、新能源、精密装备等专业园区,努力打造500亿园区1个、300亿园区3个、百亿园区5个。届时,将有更多企业享受到高新区的利好政策。
企业赚钱,地方发展,社会进步,这种互利共赢的观念,让每一个入驻企业真切地感受到高新区优良的投资环境和高效的服务意识,好口碑也因此十传百、百传千。企业纷至沓来,项目相继落地。如今的高新区,扑面而来的是开放开发的热潮,越来越浓的是创业兴业的氛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徐国涛)生态文明乡村是什么样子的?“日子富起来,环境美起来,生活文明起来。”这是笔者在鹏泉街道采访时听到的最多的回答。漫步在鹏泉街道,一个个干净整齐的现代化居民小区和新村庄,新...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