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徐国涛)作为高新区的唯一一个街道,今年以来,鹏泉街道充分发挥地处主城区的区位优势、相对集聚的产业优势,按照“项目支撑、园区承载、环境保障”的发展思路,全力攻坚2013,努力争当莱芜市镇域经济跨越发展排头兵。1—4月份,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819.42万元,同比增长118.0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15亿元,同比增长143.3%。
实施大项目支撑战略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为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该街道细化分解任务,将项目服务和招商引资工作分解到每名机关干部和村干部,既负责日常工作又负责项目服务和招商引资,实现了“一岗三责”。今年,鹏泉街道党政负责人确保每人引进过亿元大项目1个,程故事、郭家沟等13个经济强村各引进过亿元大项目1个。同时,充分利用现有产业等优势资源推进招商,围绕高新区已经形成的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六大支柱产业,积极引进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和配套项目,如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引进了总投资1.2亿元的同兴科技锂离子电池设备项目等。
为了加快大项目建设进度,项目推进工作组通过召开施工现场会等形式,加强各参建单位的沟通交流和配合,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压缩投资成本,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项目服务工作,实行定任务、定时限、定奖惩“三定责任制”,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施工配套;实施项目施工纠纷化解应急机制,每个项目落实专人负责处理项目施工中的纠纷,随时解决工程施工中的难题;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强行阻工等不法行为,保障了项目顺利建设。
实施园区承载战略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鹏泉街道把工业园建设作为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强力支撑。目前,新建工业园1处,占地240亩;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工业园8处,总占地20多万平方米。
由汶阳、段盘龙、草沟等7个村共同建设的鹏泉街道工业园目前正在紧张建设,该园区主要为完成科研孵化、处于小规模生产阶段的精细化工类企业提供生产场所,是鹏泉街道发展镇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建设模式上,采取两种方式:对集体经济较强的村,由村集体直接出资建设标准厂房;对集体经济薄弱的村,采取BT模式即建设、移交的模式,由村集体和入驻企业共同投资建设标准厂房,产权归村集体,出资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免费使用,达到规定年限后,再移交给村集体。工业园于今年3月初启动,7天完成240亩用地清障,30天挖填土石方20万方、强夯7万平方米。目前,18个车间全部开工建设,其中10余个车间正在安装横梁。为提升发展质量和档次,严把项目入驻关,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创税能力强的好项目。整个园区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利税5亿元。目前,已有6家企业确定入驻。
实施环境保障战略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通过召开干部群众会议、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向群众耐心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支持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广大干群真正认识到了项目建设在鹏泉街道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今年以来,该街道已经召开项目服务宣传大会3场次、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议120多场次,发放、张贴明白纸1000多张,重点向段盘龙、东十字、大山等10多个村的群众代表、村“两委”干部、党员宣传莱芜市推进大项目建设的意义,有针对性地宣传公安机关打击乱移乱栽、强揽工程、强装强卸、强行阻工等不法行为的案例,与广大群众一道学习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规,在全街道掀起了支持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的热潮。
同时,为进一步锤炼干部作风,该街道实行了述职制度,机关干部定期向分管领导述职,分管领导每周向党委述职,村干部定期向村党支部(总支)述职,村居书记定期向党委述职,述职对象结合日常工作和述职情况对述职人打分,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该街道仅科级干部就述职近100人次。同时,为了增强村干部管理村居的本领,实行“分片集中学习制度”,每季度由包片负责人组织所包村居集中学习。比如,南部片区重点学习征地补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北部片区重点学习水利、林业、养殖等方面的惠农政策,“城中村”除学习拆迁方面的法律法规外,重点学习招商引资知识,为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新闻推荐
优化产业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加速项目集聚,莱城区———载体建设成经济发展新高地
本报讯(特约记者 徐永伟)珅诺基生物医药项目中试三车间正安装设备;奔速电梯、锦尔泰等项目生产建设齐头并进、加快推进;昊晟100万套大型散热器项目开工奠基;科虹线缆凭借自身产品过硬的品质,不断将产...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