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徐国涛)碧波荡漾的孝义河从这里流过,美丽俊秀的万福山、凤凰山将这里环抱。这里,有鹏泉工业科技园、云溪花园等一张张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名片。近年来,围绕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鹏泉街道将生态文明建设与镇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铺开了产业强、城市新、乡村美、生活乐的“乐居鹏泉”画卷。
长安村是鹏泉街道北部的一个小山村。今年,让这个村的群众津津乐道的是道路两旁安装的一盏盏路灯,结束了多年夜里走黑路的历史。让村民更为高兴的是道路两旁新建的花坛。长安村的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我们村大力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安装了路灯,在村主干道两旁修建了800米长的花坛,我们还准备给每家每户接通自来水……”在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鹏泉街道不断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立了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今年列支了200万元用于环境综合整治,每个村都建立了保洁员队伍,每天由鹏泉街道执法中队队员和村保洁员对环境卫生进行巡查。据鹏泉街道执法中队队员申传凯介绍,街道给他们配备了摩托车,每天他和队友骑着摩托车在辖区范围内巡查环境卫生,将发现的“三堆”、垃圾等影响市容市貌的现象上报相关包片的党政负责人,第一时间协调相关村(居)展开环境整治。由于摩托车受道路条件制约的因素小,他们巡查的范围很广,从城市社区到农村,每一个卫生死角都不放过,提升了工作水平。经统计,今年以来,鹏泉街道已经清理垃圾2000吨。
上周五的一场春雨让东沈家庄的负责人着实高兴了一番。今年,这个村投资200万元将村北的1700亩土地整理了一遍,踩着松软的土地,村里的负责人算起了经济账:“如果种植花生,年可收获花生米68万斤,实现收入200万元,如果种植经济林木,收入更多……今年我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这些土地整理了一遍,配套修建了一条4公里长的生产路和一处水库,同时我们还计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户经营,提升土地的规模效益。”近年来,鹏泉街道大力发展富民增收项目,逐步形成了三大产业区:北部东沈家庄等村已发展起了农作物种植、加工业;程故事、小故事等中部村(居)发展起了工业、商贸业,规划建设了鑫程工业园等村级工业园;汶阳、草沟等南部村(居)发展起了建筑业、装修业,大批技工从事家居装修等工作。一季度,鹏泉街道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212.56万元,同比增长51.2%。
春日的黄昏,草沟村新建的文体广场,和着《最炫民族风》的旋律,人们翩翩起舞。前来健身的亓秀燕告诉笔者:“我们几乎每天都来跳舞,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村里给大家建了文体广场,配备了乒乓球台、篮球场等健身设施,我们大家就充分利用起来……”近年来,鹏泉街道大力引导群众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健康和谐的文明风尚。目前,全街道近一半的村(居)每年都搞群众参与广泛、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郭家沟、南姜庄等村(居)每年都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等活动,促进了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培育了文明村风。程故事、孙故事、大故事、郭家沟等多个村(居)分别成立了城乡居民文艺演出队,逢年过节组织节目演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其中,程故事成立了社区艺术团,自编自演了许多雅俗共赏的文艺节目,今年程故事社区艺术团还积极参加莱芜市“欢乐进万家”千场文艺走基层活动,目前已在墨埠、段盘龙等十几个村(居)演出十余场,为群众送去了丰富的文艺节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郝磊 通讯员吴茂光)进入2014年以来,工行莱芜开发区支行在加快业务发展的同时,紧紧围绕辖区内工业园实体企业做文章,将实体企业的发展同自身的经营转型有机结合,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利用...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