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历经春华秋实,冬雪茫茫,岁末已然来临。
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有汗水与泪水的交织,有欣慰,也有成功的回报。
时近年末,更多感慨由文字而生。一年来,从文字频见报端的喜悦开始,历经了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一次次主题征文中,不说谁的文章有多出众,单看文友们那种火热参与的气氛,就足以让人感受到那种浓浓的文学味道。
一篇篇文稿出“炉”,一段段微评互评,显现着文友之间对文字的认真与执着。从来没有人去保留对文字的心得与提升技巧,大家把“文学现场”与新报副刊,真真当做了自己的家,把每一位文友变成了自己的家人,文字似乎又变成了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
毕竟这是大家为文字、为心灵所安置的温馨家园,又怎忍心新报副刊淡去?又是一年尾,都在期盼来年一切安然,还是那侃文论评的老味道,还是那熟悉的轨迹,延续着文字迸发的魅力。
曾几何时,憧憬有一所梦中的文字殿堂。终于,与新报副刊结缘,并深深融入。盘点所有的一切,印迹在一种因文字而欢乐的历程中,辞旧迎新。
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场旅行,那么年关便是换乘的车站。人们乘坐“文学现场”与新报副刊的列车,挥手告别过去的一年,将所有的回忆填满欣慰,用最饱满的热情,期待新的一年。
在这刚开启不久的人生旅程中,没有告别,只有一次次地相逢。而在“文学现场”与新报副刊里,一次次融入文字情景的邂逅,将永远成为心底最欢乐的时光。
换上新一年驶向人生深处的列车,只能延续那份更深的眷恋,只能让斑驳的人生更加充满未知的挑战。没有告别,只是迎来崭新的未来,“文学现场”更是风雨同行的伴侣。
这一站的风景,下一站的期待,“文学现场”与新报副刊,你我同在!
张玉国微评
“文学现场”与新报副刊,你我同在!
玉座珠帘微评
“文学现场”与新报副刊,永远的精神家园!
莱芜韩微评
祝“文学现场”与新报副刊,在来年繁花似锦。
深山樵夫微评
下一站,我们我们继续携手奔梦!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万京泉)2010年,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等重重困难,钢城区突出调结构、转方式主线,谋求新发展,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