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邓慧秀报道
本报讯“阎忠信已经75岁了,他退休以后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义务为居民维修楼道感应灯,有些零件坏了都是自己掏钱买。更让人感动的是,不管冬天还是夏天,他都坚持每月给老年人理发……”近日,家住伏龙路10号的居民阎廷信写来表扬信,赞扬社区好人阎忠信。
“说起来,我们还挺有缘分的,名字只差了一个字。”说到让自己感动的阎忠信,阎廷信自豪道。三年前,阎廷信身体刚做了手术,行动不便,无法去理发店理发,家住莱芜一路的阎忠信知道后便自告奋勇拎着工具上门为他理发,每月一次,三年来从未间断过,“邻居们都打趣我有了专门的理发员,除了我以外,他还给好几个人义务理发。”阎廷信说,“我们每个人每月哪天理的发他都记得很清楚,到了下个月即便我们不找他,他也主动上门来找我们。”
如果说理发是阎忠信捎带手的小打小闹,那电器维修可是他的拿手活。55岁退休之前,阎忠信在单位就跟维修打交道,退休后,他的维修技术在社区里也找到了用武之地。楼道灯坏了,居民家里的电器坏了,阎忠信一捣鼓立马就好了。阎廷信家里有个治疗仪,因为用的时间久了经常坏,“每次坏了我都找他帮忙修,修完了他就给我送回来试,如果不好用就接着拿回去修,我们找他反映的问题他永远都记在心上”。
而听到自己被赞扬的事,27岁就入党的阎忠信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抬手挠了挠头笑道:“都是举手之劳的事,我们都是这个社会的公民,又是老党员,为居民、为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理所当然的”。
新闻推荐
一个900多人的小村,短短五年时间,引进30多家企业入驻,并带起了50多家商铺,财政收入贡献率占整个街道的四分之一本报讯(记者李玉亮朱国梁)5月5日上午,莱城区张家洼街道银龙工业园二期工程建设如火如荼,...